“哈夏”大幕如约开启,这一天,整个城市都能感受到她欢乐的节日气氛。忙碌的我一会儿身处广场体验千人赏乐的畅快,一会儿又走进在用鲜花和“笑脸”剧场,感受大型交响音乐剧带来的文化冲击。我心里涌起的是一种“殷实”的幸福感。
有了“哈夏”,我们又可以不出远门欣赏到来自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优秀艺术家的演出;而整个世界也因为这些美妙的乐声,了解了哈尔滨。
中央歌剧院院长、家乡作曲家刘锡津对我说,五六十年代的哈尔滨全国闻名,就因为她拥有其他城市无法比拟的音乐传统和艺术气质。人们会因为托尔斯泰而尊敬俄罗斯,会因为莫扎特爱上维也纳,在听到战火频仍的伊拉克仍然有交响乐团在演出时会感动莫名,同样也会因为“哈夏”的存在,对哈尔滨倍增好感。一座能够持续45年举办28届音乐会的城市,一定是一座文明之都和开放之都。
昨天采访男高音歌唱家戴玉强时,他感慨地说,“哈夏”对待艺术的真诚态度令人敬佩。戴玉强到过很多国家演出,他说只有在中国,现场演出存在“假唱”。演员跟着录音带对口型,观众用“手拍”鼓掌。歌声是假的,掌声也是假的,这种演出呈现的其实是一种虚假的繁荣。与此相对应的,“哈夏”的演出都是现场伴奏和现场演唱,它告诉人们,艺术可以有缺憾,但要矢志真诚。用真诚的艺术与世界对话,是“哈夏”未来发展的根基。
“哈夏”,用音乐语言与世界对话,用和谐的旋律引领人们心中的和谐之声,用强大的文化力提升城市的生产力和亲和力,这道出了一个音乐节的真谛。(黑龙江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