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楚天金报)据新华社电商务部近日公布的一份调查报告指出,上半年,我国汽车产需呈现同比增长30%左右的两旺格局;预计下半年汽车市场供需关系继续保持宽松,买方市场格局不变。
通常,买方市场格局总是对消费者更有利。 但是在记者看来,中国汽车市场更像是一个“瘸腿”的买方市场,由于一系列配套政策法规不完善,虽然近年来汽车产量持续高速增长,整体供大于求,但是想要购车和已经买车的消费者都很难享受到买方市场消费者为大的主动。
除了法规缺位,已经推出的法规执行力差也是买方市场“瘸腿”的一个重要原因。例如汽车召回法规,实施已经近两年了。想当初,召回法规刚实施时厂家可谓诚惶诚恐。可时间一长,一例强制召回都没有实施,召回法规的威慑和威力都大打折扣。
再拿近日实施的交强险来说,由于实施细节不“完美”,导致过渡期不断出现投保商业三者险和投保交强险车主的利益碰撞。同一起车祸中的两位车主,若一个投保交强险,另一个投保商业三者险,交强险的原则是“无责赔付”,商业三者险是“按责论赔”,赔偿原则截然不同,给车主的感觉必然不平衡,保险公司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也很难拿捏。由于交强险规定的过渡期有1年时间,如何妥善解决这个问题需要有关部门思考。
我国汽车市场“瘸腿”的表现还有很多。例如,有的厂家不讲诚信,先是承诺长时间不降价,随后很快降价,使很多消费者在买方市场中依然感觉自己遭到强势厂家的“戏弄”;一些厂家利用新车畅销,大搞“饥饿疗法”,任由4S店加价售车,管理部门对此也干涉乏力,在买方市场中让消费者产生“卖方市场”的错觉等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