荞麦名是麦,其实跟麦类不贴一点儿边。玫子是禾本科植物,而荞麦属蓼科,荞麦没有玫穗,它的果实是三角形的四面体,像金字塔的样子,外面一层黑壳,里面装的就是荞面。荞麦耐寒、好伺弄,黑龙江种得最多,全黑龙江人都爱用荞麦皮装枕头,说是去头火,解心毒,但是吃荞麦也只是换换口味,真的爱吃、会吃得数达斡尔族人。
达斡尔人的老家是黑龙江北岸现在俄罗斯的结雅河、布列亚河一带,那里气温低,无霜期短,最适合种荞麦。三百多年前,沙俄侵入达斡尔人的家乡,达族人被迫迁到嫩江流域,嫩江流域土地肥沃,种什么收什么,但是达族人爱吃荞麦的习俗未改,还是喜欢种荞麦。
荞麦是达斡尔人的主食,他们称荞麦为“哈吾勒“。吃荞麦近乎痴迷,荞麦食品有几十种。
达家人最常吃的“托古罗”。将荞麦面擀成薄薄的面片,切成菱形块,在开水中煮熟,再捞到已经熬好的奶中,加入糖或奶油。这种奶中的甜面条,汉族人很难享用,但却是达族人最喜爱的食品。吃了这个,抗饿,长力气。
北方汉族有种叫“河漏”的面条。木头上抠出个深槽,底下有眼,上面有柄,将硬面装进槽中,利用杠杆,用力一压,眼中就压出面条,这个木家伙叫河漏床子。河漏床子对准翻花的汤锅,面条进水就熟。达族也吃河漏,但吃法大不一样。达族的河漏床子不是木头的,而是一块大牛的肩胛骨,骨上钻出筷子粗细的眼,这东西达族叫“找勒“。荞面团在打勒上用力下压到锅里,这种面条叫“打勒巴达”。做饭本是女人家的事,可做打勒巴达,非身强劲大的达斡尔汉子不可,幼小的人和出的面软,压出的条短,吃着没咬头,不“劲道”。打勒巴达的汤,多是野鸡汤,讲究点用“飞龙汤”。飞龙就是榛鸡,兴安岭的珍禽。
农历正月十六是达族的“抹灰节”。这天,鸡一叫,老奶奶们就从大锅底下用勺抠出点黑灰来,在睡得呼呼响的儿孙们脑门中间挨个点上黑点,为的是避灾免祸。天亮后,小伙子们也人人手攥一把拌了油的黑灰,趁姑娘不注意,一把抹在脸上。有人路过,小伙子就骑马追上,抹人家一脸,祝他一路平安。闺女、媳妇则是团结起来,将男人摁倒,抹成黑炭。这天,脸越黑的人,越得意,因为祝福他的人最多。晚上,大家从头到脚洗个干净,围在一起吃“奇克乌图莫”。
奇克乌图莫,译成汉语是荞面蒸饺。荞面用开水烫过,揪成剂子,用手压成皮子———不能用擀面杖,荞面筋性小,擀面杖一擀皮子就裂了。饺子馅用酸菜加白肉。手艺好的奇克乌图莫,个儿大,皮薄,表皮有光、半透明。吃奇克乌图莫,要蘸野韭菜花与秋天制成的“达家菜末”。吃奇克乌图莫必须肚子撑得不能再吃,但是不能数数,不能说自己吃了多少个,传说,如果数了数,家里的财产,也就有数了,不会增加了。
荞麦的胚芽,叫糁子,糁子不易碾碎,但可当米吃。
有种“尼吉拉勒”,是专门给女孩们中午吃的点心,这是荞麦糁子煮的干粘粥。粥煮好后,用勺背面来回反复碾压,碾得银白透明,才算做成。吃时,在碗中抠个坑,坑中放奶油、红糖。尼吉拉勒又香又甜,可以长期存放,女孩子喜欢,但是,不许男孩儿动嘴,吃成甜男孩,就不是达家男人了。
一半荞麦糁子,一半面粉,制成的发面馅饼叫“毛格勒吾特莫”。毛格勒吾特莫是种形状奇怪的饼———饼中央有一个大眼。这种饼是老人给小孩子讲故事时吃的。黑龙江冬季夜长,写了作业孩子就央求老年人讲故事。老年人就将毛格勒吾特莫埋进火盆的余灰中,反正有的是时间,让它慢慢烘着。讲一会儿翻一下,讲一会儿翻一下。听着故事,闻着面香,孩子们急得不行。饼焦黄时,故事也到了关键。这时,老人咳上一声,且听下回分解。故事急人,孩子们就要故事;饼馋人,孩子们就抢毛格勒吾特莫,多数是塞着饼,也不饶故事。
达家荞面还能做出卷酸菜、豆芽的卷饼,苏子馅的卷饼,荞面蒸后再碾成米的阿鲁木巴达,冬天吃的小米粥煮面条……
什么东西也经不起琢磨。一般认为,荞麦是最粗的食物,可是,禁不住达家人的细做,经过细做,倒成了最好的美食。达家不能不吃荞麦,到达家不可不吃荞麦。吃了才知道,吃过全说好,可有一样,不是达族,做不出好味道。(黑龙江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