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半年多的考察和筛选,7月底,三名法学家何家弘、宋英辉、赵旭东,分别被最高人民检察院任命为副厅级官员。这在最高检历史上还是第一次,也是开创之举。
据了解,最高检对三位教授的行政职务任命与机关内部的任命稍有不同:前面多了两个字———挂职。 最高检政治部干部部部长张建军说:“工作职责和权限与机关内部的一样,唯一不同的就是上班时间可以灵活一些。”
来最高检任职前,何家弘是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诉讼法学博导。赵旭东是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博士后导师。宋英辉是中国政法大学刑事诉讼法教授、博导。张建军说:“我们筛选的标准有三个:一是学术水平要高;二是人品要好;三是政治上要强。”
此外,三位法学家挂职最高检还有一个重要的“时代背景”,就是几年来进行的那场旷日持久的关于取消和削弱法律监督权(检察权)的争论。张建军告诉记者:“十六大之后,在关于司法体制改革的研究讨论中,各种观点交锋较多,一些专家在媒体上发表文章,质疑检察机关的宪政地位,主张取消和削弱检察权,使检察制度和检察理论面临挑战。在那场争论中,检察机关本身的声音比较弱。因此,最高检党组提出了要加强与司法体制改革相关的基础工作,其中就包括法学专家来最高检挂职和最高检检察官到高校兼职。”张建军说:“这是检察系统的一种统战工作,有利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最高检要培养自己的中青年法学家,坚决捍卫中国特色的检察制度。”(据《民主与法制时报》报道)(生活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