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质能进入世界能源消费总量四强
地里“种出”的能源,太阳赐予的礼物,说的都是生物质能源。数据显示,目前全世界能源消费的22%来自于可再生能源,其中约14%为生物质能。生物质能已跃居世界能源消费总量第四位,仅次于煤、石油和天然气。
生物质能源是由植物光合作用固定在地球上的太阳能,经过提取加工后,生产出能替代化石能源的燃料性油料物质。专家认为,结合我国实际,应该重点发展生物质颗粒燃料,秸秆气化,秸秆发电,农村沼气,燃料乙醇,生物柴油等。
农业部科教司能源处处长王久臣介绍,到2005年底我国已建成户用沼气池1800万口,年产沼气约65亿立方米,折合464万吨标准煤。目前秸秆致密加工成型技术水平日趋成熟,已研发出一系列农作物秸秆成型技术及其配套设备,并通过小规模试点示范初步探索出了推广应用的途径。
“十五”期间,国家在吉林、黑龙江、河南和安徽四省建立了4家以“陈化粮”为原料生产燃料乙醇的企业,年总生产能力达102万吨。
生物质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被转化成气体、液体燃料等能源,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意义日益凸现。业内人士认为凭借其竞争力,生物质能源的发展前景是光明的。而且生物质能源的大规模利用,也有利于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拓展农业功能,促进农业增长方式转变。
我国原料丰富、政策具备,生物质能将受宠
我国计划在2010年将可再生能源消费比例由2005年的7.5%发展至10%。事实上,能源多元化和发展可再生能源已成世界发展大势。美国计划在2020年将生物燃料取代全国燃油消费量的比例提高到10%,欧盟计划在2010年实现生物燃料占运输燃料消费总量5.75%的目标。
王久臣说,“十一五”期间将重点发展农村沼气、秸秆固体成型燃料和能源作物等。
生物质能源的开发和利用,离不开充足的原料。我国生物质资源丰富,目前可作为能源利用的生物质能约折合5亿吨标准煤。农作物秸秆、畜禽粪便、农产品加工副产品以及能源作物等均可作为原料使用。稻壳、玉米芯、花生壳和甘蔗渣等农产品加工业副产品总量超过1亿吨,大部分可用于生产新型能源。
除原料充足外,目前我国在政策法规、技术装备等方面也已具备了适度规模开发生物质产业的条件。国家先后出台了《可再生能源法》及《可再生能源发电价格和费用分摊管理试行办法》、《可再生能源发电有关管理规定》等实施细则。建立了农村户用沼气等技术标准体系,颁布了《变性燃料乙醇》和《车用乙醇汽油》等标准。
四大问题困扰生物质能源产业
虽然前景广阔,但制约因素也不少。首先政策不配套。与《可再生能源法》相配套的多数政策正在制定中。其次在财政、金融、市场开放等方面还缺乏合理有效的激励政策。如在市场准入方面,以甜生物质能科研开发与推广应用的资金短缺,融资渠道单一。第三自主开发能力弱。某些领域缺乏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一些关键设备仍需进口,技术标准体系不完善,产业化程度低。第四比较成本高。在不考虑常规能源对生态、环境造成负面影响的情况下,目前大多数可再生能源产品的成本高于常规能源产品的成本。
有消息称,鉴于目前生物质能源的生产成本较高,日前财政部有关负责人表示,将以补贴和税收优惠的形式来支持相关企业,加快我国生物质能源的发展。生物质能源产业将实行“行业准入、定点生产、定向流通”制度,国家财政对定点企业给予支持。定点企业将通过公开招标的方式确定。当生物质能源产品销售价格低于盈亏平衡点时,中央财政将给予补贴。
专家也提出,作为新型能源产业,生物质能源产业在市场化发展过程中必须坚持与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相结合,不与粮棉争地,产业协调推进及以经济技术可行为原则。其健康发展,一方面要依靠国家给予必要的政策扶持,但市场的力量和企业的积极参与也不可或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