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的话
上周六上海书展在“乙醚”们的疯狂中拉开帷幕,易中天亲临现场,三小时签售4000多本《品三国》。有出版人认为《品三国》引发了新一波“三国热”。本届书展上,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的连环画版《三国演义》摆在上海老弄堂里,同样受到追捧。 文汇出版社也有“林汉达通俗历史经典”之《三国》。当然原汁原味的《三国演义》,此次书展上也在销售。书展再掀“三国热”,你更偏爱哪一款“三国”?你有“三国”情结吗?
跟着易迷轧闹猛
贝妮22岁大学生
在电视里看到,书展第一天,大家排队参加易中天新书签售的火爆场面,我才知道有那么一本关于“三国”题材的新书。星期天,我们一家人决定去书展了解行情,凑个热闹。
说来有些惭愧,我一直没有好好读过“三国”。小时候有一年暑假,老师布置的作业,就是选读四大名著中的一本,写读后感。我试图读原本《三国演义》,可惜对我来说这太过艰深,努力读了一个暑假,才读了全书的十分之一,不得不放弃。后来买了名著缩写本,才勉强完成了暑假作业。虽然草船借箭、火烧赤壁的故事耳熟能详,但看得最完整的“三国”版本,恐怕还是要数央视的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了。据说央视有意重拍《三国演义》,我希望能改编得更通俗易懂一些,让普通老百姓能更亲近“三国”。我还看过一本《水煮三国》,借了三国的人物展开想象,读了不枯燥、长知识。我还喜欢曾经红透一时的搞笑flash《大话三国》。这些杂七杂八的“三国”,不怎么忠于原著,但却引人入胜。
看了那么多正说、歪说“三国”,我也想有机会看看别样的“三国”。那么多人追捧易中天,我相信群众的眼光是雪亮的,这次我们轧闹猛,也去书展上买了本《品三国》,带回家慢慢品。这两天随便翻了两页,感觉易中天的书很巧妙地介于正说歪说之间,他的内容是引经据典的,他的观点是现代眼光的。比那些歪的正一点,比那些正的又歪一点。看着也不吃力,离开原著也不远,比较符合我的口味。
最爱画说“三国”
张先生31岁部门主管
记得我十岁生日时,老爸送了我一套《三国演义》连环画,从《桃园三结义》到《三国归晋》,整整60本!装了一大盒子。这是老爸从旧书店淘来的。虽说是平装的旧书,但还有八成新,全套一本不缺,每册封面都是蓝底加一幅画,而且竖写的题名都不超过五个字,漂亮极了。我如获至宝,欣喜不已。每天上学,我就带上几册在课间翻看,同时也借给同学看,连环画成了我向同学炫耀的资本。我最钦佩的是赵云,可是后来偏偏发现借丢了《长坂坡》和《战长沙》,气得我再也不把连环画带到学校去了。但是“画说三国”受我偏爱的情结从此留下了。
也许是小孩子记性好,我把连环画《三国演义》看了多遍后就把三国故事熟记在心了。记得初中时,有一次在跟老爸谈起三国历史时竟纠正了他的“错误”。老爸笑着说我长大了,不能把连环画故事与原著以及历史混为一谈了,该看看原汁原味的《三国演义》和《三国志》了。罗贯中的《三国演义》生动有趣很好读,但是读陈寿的《三国志》就费劲了。从《三国演义》开始,我通读了明清四大小说,以及《封神榜》、《隋唐演义》、《大明英烈传》等历史小说,有疑问就翻正史对照,受益匪浅。
几年前我还买了一套新版的连环画《三国演义》,准备将来留给孩子看。所以我对眼下的“三国热”完全能理解,并且十分赞成。至于喜欢哪一款“三国”,以及对三国、隋唐、明清中哪一段历史更感兴趣,那是见仁见智的个人所好问题,就不必争高低了。
《品三国《品三国》超不过《品人录》
Bridge27岁公司职员
不是我自吹自擂,我可比央视更早发现易中天。我读大学的时候就在书店里翻到了一本他的《品人录》,品评的正是三国人物,我只草草看了两眼,便决定买回家细细品味。看完之后神清气爽,给他贴上好书的标签,拼命推荐给亲戚朋友们看。去年公司团委组织活动,推广读书周,我推荐了易中天的《品人录》给团委老师,他读了之后也颇受启发,于是如今我们公司几乎人手一本《品人录》。然后,易中天上了电视突然红了,同事们开玩笑说我有“星探相”。
读书的那段日子,我特别迷恋“三国”。常常坐在图书馆里,浏览各种版本的“三国”,左手一本评论,右手一本原著,对照着看,可以看一个下午。有一次因为在图书馆和一个同学同抢一本“三国”书,而结识了一位同道中人,至今我们兄弟相称。不过说起来挺惭愧的,那时候狂迷“三国”,全因游戏《三国志》而起,打游戏三国必须有一定的历史知识背景,为了通晓各个人物的性情,从此开始研究“三国”。从一则三国争霸的故事中,你能领略人生百态、世事万象。看了那么多有关“三国”的分析讲解,好比看了许多心理分析书,历史地理学书,文学教科书,励志成才书、企业管理书。毕业之后,我在英国深造,还用上了刘备的“三顾茅庐”之计,争取到了一份来之不易的工作。
我觉得就像读大学的时候,我对“三国”的迷恋达到了一个高峰,易中天对“三国”的评述在《品人录》上也达到了一个高峰,现在他讲的故事仍然停留在那个高度,而他在《品三国》里也就是多加了一些学术的东西,没有更多新意。我更愿意去买些别家的书,听听别家之言,拓宽一下思路。
连环画不敌漫画
魏先生42岁公务员
《三国演义》是中国的四大名著之一,有非常强的故事性和可看性。俗话说“少不读水浒,老不读三国”,现在儿子读初中,我觉得正适合读《三国演义》。我像儿子那么大的时候,爷爷就给我讲三国的故事,爷爷讲故事的水平绝对不亚于现在流行的易中天,我听得出神入化,常常设想自己就是其中的关羽、诸葛亮,驰骋沙场奋勇杀敌。后来我自己攒钱,买了套连环画版的《三国演义》,那时候非常风靡,我对那套书的印象也非常深刻,可惜后来几次搬家辗转,这些书都不知去向了。我自知没能继承爷爷的能说会道,所以一直想买本适合儿子看的“三国”,代替我来讲述这个传承了千年的故事。我就是听说此次上海书展上有卖连环画,所以趁儿子暑假,带他去书展上挑书。
其他的“三国”图书,我觉得对儿子来说都太过深奥了,不适合他看。我偏爱自己曾经一页一页读过的《三国演义》连环画,竭力推荐给儿子。不过,儿子好像更喜欢那些用现代手法绘制的漫画版“三国”,全书色彩鲜艳,人物动作夸张。后来我想通了,不管什么版本的三国,只要儿子感兴趣就好。一旦他有兴趣了,接下来他自会再去研究其他版本的“三国”,就像当年的我一样。最后,尽管我不十分愿意,还是帮他买了他喜爱的漫画版“三国”。故事是同样的故事,可是随着时代的改变,每代人接受的讲故事的方式不一样,我尊重他们的阅读习惯。
顶一下自己写的“三国”
Bobo30岁公司职员
“三国”可是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好题材。君不见各种版本的“三国”天天都在上映,电脑游戏版的、网络flash版的、真人演绎版的。网络上时不时拿“三国”开涮的帖子也是数不胜数:《三国猛奖最新TOP10》,《告诉你一个真实的曹操》,《你最想嫁给三国里的谁》等等。
我原本对“三国”很没感觉,只是耳旁经常听人说些有关“三国”的经典故事,但始终提不起兴趣认认真真地品“三国”。直到有一天我和朋友闲聊,聊起国际政治风云,朋友用了一句“天下之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我问朋友出处,朋友惊讶我居然连“三国”也不知。被朋友鄙视之后,我深感惭愧,之后恶补“三国”。补课期间,发现“三国”真是块宝藏,在它的原型之上,你可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塑造出各种故事。
要说现在最爱的“三国”版本,应该就是我自己写的那一版了。我借着博客这块宝地,发展自己对“三国”的兴趣爱好。只要有空,我就拿我身边的故事套上“三国”人物的名字、事件,写成新办公室版《三国演义》,贴上博客,供大家浏览分享。我并不奢望我这业余水平的小说,能够达到《品三国》等畅销书的水平,纯粹满足个人爱好而已,如果每次贴在网上,能有三四个朋友留言“顶”一下,我就心满意足了。
期待连环画将来升值
Paul45岁IT高级经理
我们家祖孙三代都有收藏连环画的爱好,也许是受了爷爷长期的熏陶,12岁的女儿从小就对连环画情有独钟。对于我们这些连环画迷来说,收藏成套连环画肯定更有价值。就这样,我们有意识地引导女儿把关注的目光聚焦在中国的名著系列,旧版的《三国演义》自然也成了她十分珍爱的“宝贝”,但可惜的是,当年的那套连环画,我们手上只有零星的几本。
听说最近的上海书展中有成套的连环画《三国演义》出售后,女儿的高兴劲就甭提了。或许还是爷爷启发了她收藏能理财的观念,她老嘎嘎地对我说:前几年,一套64册1958年版的九品《三国演义》,就曾以12000元的高价成交,比参拍时的6000元底价整整翻了一番。我们今天收藏几套新版《三国演义》,说不定将来也会价值连城。
趁着这个周末,我和太太乐颠颠地带着女儿去书市“血拼”。我们不是疯狂的“乙醚”,但当下的“三国热”无疑又一次点燃了我们全家对连环画的收藏热情!
我谈不上有“三国”情结,也许这类征战厮杀与攻城略地的故事更适合男孩子吧。但从5、6岁看连环画到十几岁读原著,也算是读“三国”长大的。
最近,我也读了易中天的《品三国》,易老师调侃通俗的文字,“今词古用”的时尚解读很吸引人。但我觉得《品三国》更适合休闲娱乐,如果要探寻名著的精髓,还是需要正襟危坐地研读原著。
与原著相比,《品三国》之类的时尚解读只能算是一道开胃菜,原著才是真正需要咀嚼和吸收的正餐。开胃菜固然爽脆可口,但不能取代正餐。至于连环画版的“三国”,那只能算是小孩子的营养米粉了。
很佩服易老师能引发大众的读史热潮,热销的《品三国》大有洛阳纸贵之势。但我很不理解“乙醚”们的疯狂举动,我觉得读书是件很私人的事情。无论是“观其大略”还是“务于精熟”都是需要关起门,静下心,细细品读的。书迷迷恋的应该是书籍本身而不是盲目追星,相信作者本身也更希望与读者在笔纸之间沟通交流。
如果真有“三国”情结,那还是应该先读一下原著。看到精彩处或是疑惑处再停下来读一读《品三国》之类的时尚解读。听听易老师这样的饱学的学者的讲解和点评,有助于我们更好的理解原著。
作者:晨报记者张玉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