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近日公布了一项教育研究成果,研究者对全国97所普通高校、20个研究所的千余名硕士生导师、博士生导师的问卷调查显示,有56.9%的硕士生导师和47.8%的博士生导师认为研究生质量在下降——看到这个结果笔者立即想到,怎么如今的导师和学生在互相抱怨啊:导师认为学生质量在下降,学生不也一直在抱怨导师吗?怨导师无心学术四处走穴,怨导师把学生当廉价劳动力,怨导师中水货越来越多……
到底是导师质量下降导致研究生质量下降,还是研究生质量自身在下降?且不看这个问题,研究生教育中出现了这种互相抱怨,本身就是教育者的尴尬和教育的失败。 一个成功的教育,是有能力把许多矛盾内化于教育过程中的,通过师生在课堂上直接的交流与沟通将矛盾本身化解成教育的一部分——可公开的互相抱怨表明,双方矛盾已经激化并暴露于公共舆论中;师生“反目成仇”表明,教育已经失去了一种内在融合和化解功能。另一方面,教育出来的学生竟然对自己的老师毫无感恩意识,教育者的教育竟然不能让自己受到学生的尊重,这样的教育难道不失败吗?
再来看低质导师与低质学生的问题。我总觉得,一个负责任的老师是不该对自己的学生作出“质量在下降”之评价的。首先,传道、授业、解惑,导师的责任就是教育学生,以教书育人的耐心提升学生质量是导师的天职,当教育出现问题时,穷尽自身的教授职责后方可把问题归咎于学生质量;然后,老师在教育结构中占据着一个主动的教育者位置,学生很多时候只是被动的接受者,“学生质量下降”很难回避“老师哪里去了”的反诘。
在前段时间的大学校长论坛上,曾有校长提到过“大学教育本科化”和“研究生教育本科化”的问题,这表明“研究生教育本科化”问题出在体制和教育者一方。这种情况下,导师们轻易做出“研究生质量下降”这种带着强烈抱怨色彩的判断,这种利用话语权进行的卸责只能进一步激化教育矛盾,强化学生的反感。
假如真的组织学生对导师进行评价,我想,研究生对导师的不满指数一定比56.9%更高——其实,很多时候问题既不在学生,也不在导师,而在于那个贺卫方以罢招和陈丹青以辞职进行过反抗的研究生招生体制。这种体制下,导师招不到想要的学生,学生学不到适应市场需求的知识,导师和学生都是体制的受害者,互相抱怨只会放过真正的矛盾。而处于弱势地位的学生面对体制是毫无办法的,这方面,导师倒掌握着一定的博弈权力,导师们更应该利用这种权力把矛头指向招生体制,而不是指向弱势的学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