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济南8月8日电(记者 王海鹰)经过考古人员2个月紧张的抢救性发掘,6月份在山东青州市香山汉墓区取土时发现的大型陪葬坑,目前已出土彩绘陶俑1500多件。考古人员说,估计坑内彩绘陶俑总量可达2000多件。
据介绍,位于青州谭坊镇香山之阴的这一西汉墓葬,主墓室是甲字形大墓,面积约1000平方米。陪葬坑在主墓室的下方,面积为35平方米。专家从墓葬规模和陪葬坑出土的文物来判断,这是个王侯级墓葬,墓主人可能和汉代淄川国有关。
8月6日,记者在发掘现场看到,原本分两层放置的彩绘陶俑,第一层已经全部出土,第二层也已完成了三分之一。坑内尚存的陶俑密密匝匝排列,既有马、牛、羊俑,也有大小不一的人俑及器物。
这些彩绘俑主要采用了大红、枣红、白、雪青、绿、黑等色彩,图案丰富,色彩绚丽,令人叹赏。考古人员介绍,陪葬的遗物以仪仗为主,主要是马俑、人俑及陶车按一定次序排成阵列。其次是大量陶制生活器皿和陶礼器,生活器皿包括盘、匜、卮、刀、盆、簸箕等,礼器则包括钫、壶、鼎、樽、盒等。此外还出土了大量祭祀用“牺牲俑”,主要是牛羊鸡狗等六畜。在坑内东南角,还发现一个兵器箱,内有冥器弩机、镞、矛头、鐏等。山东省考古研究所孙波说:“陪葬坑内文物的主要特点是俑的数量多,种类丰富,制作精致。由于彩绘保存比较好,色彩艳丽,线条流畅,表现了当时画工的高超技艺,对研究汉代服饰和马具、马饰具有非常重要的资料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