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居委会换届选举,正在轰轰烈烈地进行着,今年全市不低于40%的居委会将进行直选。
本报记者在多个现场采访时欣喜地发现,选举现场多了一张张稚气未脱的面孔,他们有的是候选人,有的是选举人。一股新鲜的血液正在充实到上海新一届居委会干部的队伍中来。
徐汇区新当选的1531名居委会干部,年龄在35岁以下的青年有21名,卢湾区有3名35岁以下的候选人当选居委会委员……
(本报记者 高玲 范彦萍 实习生 李晶 潘咏 戴玮 袁海蓓)
走访:选举现场多了年轻面孔
投票前年轻人仔细权衡
8月5日清晨6点半左右,位于唐山路1039弄的众和小区内一派热闹景象。前来助兴的社区中老年腰鼓队侧立一旁,等待开选仪式。居委会办公室门前,领票席上几名早早来到的年轻志愿者让你眼前一亮。
26岁的华雯正睡眼惺忪。“还没睡醒呢,平时经常两三点钟睡。为了赶个大早来投票,昨晚12点就躺下了。”华雯揉了揉眼睛,身为一家私营服装店的二老板,她如今的身份是自由职业者。
让记者感到吃惊的是,这个小白领对社区事务颇有些心得。“我所在的众和小区,邻居间平时接触并不多,但我不断努力融入这个社区,多参与社区事务,就能够和其他居民产生互动,增进交流。”华雯进一步介绍说,“自己在填选票时,一定会对候选人慎重研究。如果碰到不认识的,就请妈妈介绍,自己是经过权衡后再行投票的。”
27岁的国企财务姜小姐此刻正在研究候选人的材料,在众和小区所有参选的候选人中,30多岁的熊海鹰最为年轻,与大多50岁出头的候选人相比,她显得有些特别。显然姜小姐对年轻的候选人很有兴趣,在填写投票单前,她先研究了一下熊海鹰的简历。“有经验的中老年人固然好,但年纪轻也有年纪轻的好处,人够活络,各方面综合素质比较高。”
三分之一是年轻人投的票
在今年的居委会换届改选中,像众和小区这样,选举现场到处是年轻人的场景还很多,据了解,徐汇区今年新当选的居委会干部共1531名,年龄在35岁以下的青年有21名。已经当选徐汇区漕河泾街道康健路居委会新主任的奚伟星回忆说,“我们这里是一个老小区,以前居委会换届,年轻人可能由于工作学业忙等原因,连面孔都看不到,而这次换届改选,有三分之一是年轻人投的票。”
日前,卢湾区负责选举事务的李科长特意给记者报来了好消息,“全区35岁以下的候选人共有三名被选上了委员。”虽然人数不算多,但对于人口较少的卢湾区来说,已属不易。今年卢湾区4个街道63个居委会100%实行了直选,发出选票171064张,收回选票168278张,投票率高达98.37%。
各方为青年参与创造条件
与往届相比,年轻人参选的热情也明显高涨了。“为了方便上班族,我们就准备了流动投票箱,设在小区门口。有的白领一大早开车从车库出来,正好顺路投上了自己的一票。还有的年轻妈妈将孩子放在家里不放心,早上8点多就抱着孩子来投票。看来年轻人的参政意识比以前强多了,社区为青年创造了活动的平台,他们对社区的认可度也逐年提升。”李科长兴奋地告诉记者。
青年:要对社区这个家负责
本周末,卢湾区就要给新当选的年轻居委会委员发放聘书。建设银行23岁的本科新员工刘胤就是其中一个。
刚毕业不久的刘胤告诉记者,自己在这个社区住了多年,很有感情。“将来我在社区工作,可能会面临未知的困难,但这对自己是很好的锻炼。我从小居住在这里,有地域优势,如果邻里间发生了纠纷,我就可以将心比心,多角度为他们考虑,否则可能会抱有不理解的态度。”
“我参加居委主任的竞选是因为我觉得这是我喜欢的工作。”应岱琦已经在凌云街道华理苑小区居委会副主任的位子上干了整整一个月,说到这一个月的历练,他觉得意义非凡。他学到最多的就是如何与不同的人打交道,这是在其他工作岗位上体验不到的。
对于许多青年人来说,社区就是自己的家,这一理念已经开始深深融入他们的脑中。“每个人都爱自己的家,社区也是一个大家庭,选出自己满意的居委会干部,是对这个家负责的表现。”徐汇区漕河泾街道康健路居委会18岁的毛俊杰在投过自己神圣一票后,这样告诉记者。
“当我在小区里的居民流动投票箱,发现给我的居委会换届直选通知时,我就决定带着读小学的8岁女儿一起去。”康健路居委会34岁杜洐先生说。“我想通过这件事影响一下孩子。因为现在小孩子经常能从报纸、电视上听到‘民主’、‘八荣八耻’之类的词。但是荣辱观、民主对他们来说还是比较抽象的概念,所以想让她亲身感受一下,能够有个比较感性的认识。”
居民:社区太需要年轻人了
34岁的徐汇区漕河泾街道康健路居委会谢先生说:“居委会适当吸收点年轻人,可以将现代化的管理理念带到工作中来,甚至可以和国际接轨。”69岁的小区居民刘老伯表示:“年轻人有活力,有干劲,有魄力嘛,对问题容易一抓到底。”
然而,我们也听见了不同的声音:三十多岁的选民蒋小姐对年轻人当居委会干部有些担心,“现在年轻人都比较心高气傲,居委会管的事婆婆妈妈,薪水又不高,年轻人即使干了,又能坚持多久呢?”
康健路居委会新选出的5名女干部平均年龄达到48.5岁,没有一位在35岁以下。“我们很需要会说、会写、会组织的年轻居委会干部。”徐汇区康健路居委会主任奚伟星说:“举个例子,每到寒暑假,我们居委会都要为放假的学生组织活动,像时装秀什么的,但是,我们放的歌曲,可能是我们那一代喜欢听的,但现在已经过时了,而如果有一个年轻人,可能他放的歌曲就比较时尚,符合现在学生的要求。”
“现在社区里年轻人逐渐多起来了,有的从事自由职业,有的当起来了私企老板,他们的党员和团员关系就会挂钩到社区里,这样势必与社区会有频繁的互动。”杨浦区众和小区业主委员会主任许才根认为,“在居委会从事工作,会接触到方方面面的人和事,挑战性强,如果居委会工作干得好的大学生,可以升任到街道工作,那么,相信会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参与到居委会的工作中来。”
“以后提高年轻人对参与基层民主选举的兴趣,仍需要各方面的努力,这也是我们今后工作的重点。”市民政局副局长马伊里说。
专家观点
中国人民大学行政管理系主任毛寿龙
上升空间大青年就愿当“家长”
中国人民大学行政管理系主任毛寿龙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认为,要想让更多的青年人参与到社区工作中,最重要的还是要让社区和青年人的利益紧密挂钩。
毛寿龙反复强调,青年人对社区关心较少的根本原因还是在于青年人与社区的利益不紧密相关。只有青年人把社区当作家,就会积极主动选出或自己竞选居委会“家长”了。
“我们也发现,目前,居委会选出的干部年龄偏大是普遍现象。”毛寿龙说,“我们应该相信,年轻人如果能当选为居委会干部,一定能胜任今后的工作。青年人做事更注重实效,他们可能更关注孩子的教育,老年人可能更重视社区内的娱乐健身设施,两者各有所长,如果相互借鉴是最好了。”
“一些青年人不愿做居委会干部,可能认为年纪轻轻做居委会主任,成就感比较低,上升空间小,待遇也低。相比较而言,一份稳定的高薪工作可能对年轻人更有吸引力。”毛寿龙提出,“如果居委会主任做得好还能竞选政府公务员职位,那么或许青年人会更积极参与竞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