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文/记者雷燕
记者张伟清 实习生林国炎 摄
图为黄玉郎。高鹤涛 摄
“香港漫画之父”黄玉郎:动漫“造星”要政府扶持
近日,一部名叫《龙虎门》的电影正在各大影院上映,年轻观众们都知道这部电影改编自一部同名漫画,却很少人知道在上个世纪70年代的香港,这部原名曾叫《小流氓》的漫画曾风靡一时。而它的创作者是被誉为“香港漫画之父”的黄玉郎。
6岁随家人从广东江门移居香港,10岁已发表漫画作品,13岁将漫画作为自己的终身志向,作为香港漫画产业历史的创造者、亲历者,黄玉郎自身的人生经历也几经起伏。昨日,前来广州出席“广州(国际)动漫节暨动漫网游嘉年华”的他接受了本报专访。
“打不死精神”激励香港人
记:《龙虎门》里面王小虎的形象似乎有香港人的某种性格元素在里面。当时是什么触发您的创作?
黄:我的漫画里每个英雄有成功的时候也常常会失败,但是他们永远不会放弃,被打下台也要重新爬起来,打不过人家就苦练,这就是“打不死精神”。“打不死精神”也可以说是我的精神(笑)。创作《龙虎门》时香港经济正在低谷,1967年之后的几年香港百业萧条。我就想到创作这样一部作品,一帮英雄不怕困难,不惧恶势力,努力去奋斗。
记:您的作品像《龙虎门》、《醉拳》等都采用中国传统故事题材,但绘画风格上却受到日本漫画的影响比较明显。在漫画创作风格方面您有什么心得?
黄:我觉得一个漫画人开始学习的时候,什么都可以去学,然后慢慢地再开始寻找自己的风格。
记:那您认为您的风格是什么样的?
黄:我的风格就是黄玉郎风格,阳刚,味道很重。
建议内地实行流水作业模式
记:何时想到将漫画做成一个产业并且要上市?
黄:大概是1980年到1981年吧。那时漫画蛮赚钱的。我就想,为什么不能上市?1986年我的公司上市,应该说是全世界第一家上市的漫画公司。
记:您曾经谈到内地动漫产业的发展应该像香港动漫产业一样,形成流水线式的产业运作模式,这样“又快又好”。但是,这样的模式会不会磨灭漫画创作的个性和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呢?
黄:不会的。我当初开发出流水作业的创作模式,是因为上个世纪70年代的时候《龙虎门》很成功,但是一个人画产量太少,一个月甚至更久才能出一本。读者追得我很辛苦,好多读者很抱怨,出得太慢。所以我就训练我的徒弟,大家分工合作。最重要的整个漫画的“灵魂”和“灵气”还由自己把握就行了,次要的就由别人画。后来我就分了好几个作坊,一个画衣服,一个画头发,一个星期就能出一本。
记:您对广州动漫产业的发展有什么建议呢?
黄:我认为如果政府加大扶持力度,广州动漫产业起飞会更快。内地动漫产业发展也是近几年间的事。可以说内地的动漫产业刚刚起步,应该多给些时间。应该有“造星机”出来,第一人选当然是政府。我觉得内地很有这个能力制造出本土的“动漫明星”。
记:有人建议将香港动漫节移师广州,和广州(国际)动漫节合而为一,您会努力促成这件事吗?
黄:这是个不错的建议,可以考虑。
黄玉郎简介
原名:黄振隆
出生日期:1950年农历二月初十
作品:《小魔神》、《小傻仙》、《超人之子》、《醉拳》、《如来神掌》等,其中《龙虎门》在上世纪70年代初期带动香港漫画市场起飞,风行30多年,缔造了香港长篇连载漫画的历史纪录。近年来作品有《天子传奇》系列、《义勇门》、《龙虎5世》系列、《001》、《大剑师》等作品。改编金庸作品《天龙八部》、《神雕侠侣》,带动香港漫画界一股改编武侠小说之潮流。1999年,创作《神兵玄奇》。1972年创立玉郎图书公司。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