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林晓丽通讯员石安)记者昨日从有关部门获悉,广州市面上的豆制品九成产自小作坊,其中超过五成来自专门制假的黑豆腐坊。为此,广州将严惩豆制品制假行为,同时将设立几个豆制品集中生产基地,对豆制品进行统一管理。
废弃医用石膏成豆腐原料
据知情人透露,广州市面上所出售的豆浆、豆腐、腐竹等豆制品中,90%来自小作坊。其中,一小部分作坊专门面向大酒楼、高档社区,向固定购买者提供豆制品,其质量相对有保证。但是,市民平时食用的更多豆制品则来自专门制作假冒伪劣产品的黑豆腐作坊。
据介绍,这些黑心作坊用低价甚至免费回收豆制品原材料,废弃的医用石膏、工业石膏作为豆腐结粉原料,用变质黄豆磨成粉,粉末又黄又黑,制假者就往粉末里注入“吊白块”为豆腐强行漂白,一些劣质大米甚至残羹剩饭也成了黑心豆腐的原材料。
据悉,制假作坊藏匿于城乡接合部的出租屋、弃用停车场内,而其生产出来的黑心豆腐则销往市内各大集贸市场。由于外观上与正规豆制品厂生产出来的放心豆腐差别并不大,而价格却便宜一半,只要1元/斤,因而不少市民长期帮衬这种黑心豆腐。
对此,广州市食安办有关负责人指出,广州将严惩豆制品制假行为,捣毁一批制假窝点,净化全市豆制品市场。同时,广州正在制定一个专门针对豆制品的地方性强制标准,规范广州豆制品生产销售秩序。
小作坊打败正规豆腐厂
该负责人还透露,广州目前虽然有个别正规豆制品生产厂家,采用天然植物作原材料,杜绝使用石膏、吊白块等添加剂,但由于这种“绿色豆腐”的价格要比市面上的主流“作坊豆腐”要贵出30%~50%,令市民望而却步,正规豆腐厂反倒敌不过小作坊。
为此,广州将考虑设立几个豆制品集中生产基地,先在白云区搞试点,届时将整合白云区零散的豆腐加工厂,并引入新的投资者和新的设备,政府部门将对其进行统一管理,从原材料采购到生产过程,从卫生方面到环保方面都将有一套严格的制度进行规范。集中生产基地计划今年底至明年初推出,目前具体方案还在讨论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