兜售假奥运金牌狂骗40余万
三类诈骗案近期频发,检察机关提出防范措施
租来的私车转手抵押换钱;仿制奥运金牌各地行骗;冒充亲朋敲诈老乡……记者昨天从检察机关了解到,近期本市诈骗案件频发并呈隐蔽性多样性。 针对目前诈骗案的抬头趋势,检察机关特别提醒市民,注意最近频发的3种类型诈骗犯罪,并提出防范措施,以防市民受骗。
(记者 马芸 通讯员何瑾)
类型一:租赁轿车转手抵押换钱
本市的黄某以租车为名,从去年9月起频向他人租车。首先租赁到一辆帕萨特轿车,商定租金每天300元,租期三个月,租期满后却只给了车主1万元。同时,他还向另一被害人租赁桑塔纳一辆,支付车主4万元的“空头支票”。而在此期间,黄某先后将两辆轿车抵押给他人,换取总共10多万元,全部用于个人挥霍。
检方支招:市民在出租车辆前不要急功近利,要仔细核对对方相关身份证件,必要时可收取一定数额的押金,或转托专门的租车中介来操作,以减少风险,一旦发现受骗要及时报案。
类型二:兜售假金牌专蒙老年人
今年以来,王某借着北京奥运会的热潮,利用仿制的奥运金牌,并谎称是国家正在回收的遗失奥运金牌,并让同伙刘某伪装成保险公司工作人员一同表演双簧,让路人相信确有“国家在回收奥运金牌”这回事,骗得一市民8万元。两人多次以同样方式在本市各地行骗多起,先后骗得40多万元。
检方支招:此举最易使中老年人上当。市民应尽量到正规商场购买奥运类物品,若碰到无法判别的物品,应事先向相关部门咨询或验证,同时也应向家中老年人加强宣传。
类型三:喊一声“老乡”伸出贼手
褚某在火车站附近打电话给老乡,不想被一旁的赵某听到,于是赵某便假扮褚某老乡的朋友上前搭讪,取得褚某信任后,赵某以修车、代为保管物品等多种理由,骗得褚某随身携带的现金2100元及旅行箱等物,随后乘机溜走。赵某以相同手法先后实施4起诈骗,最终被公安抓获。
检方支招:犯罪分子往往通过被害人与亲友联系时透出的信息进行诈骗,初来上海的外来务工者对陌生“老乡”应提高警惕,可通过联系亲友或详细询问等方式进行确认,揭穿对方“把戏”后及时报案。 (责任编辑:宛振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