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8月8日电运输问题始终是制约中俄贸易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近年来,在交通、铁路、海关等中俄双方诸多部门的共同努力下,运输难题正在得到有效解决——
铺设高效运输网络
目前,中俄两国汽车运输网络已遍布于中俄边境地区,并逐步向内地中心城市延伸。 截至2006年6月1日,我省与俄罗斯相邻的五个边区、州全部开通了国际道路客货运输,客货运输线路达到41条。其中,货运线路20条,客运线路21条。经批准开通了37个定期客运班车。实现了哈尔滨至海参崴国际道路定期旅客运输、牡丹江—绥芬河—波格拉尼奇内—乌苏里斯克、佳木斯—同江—下列宁斯科耶—比罗比詹、鹤岗—萝北—阿穆尔捷特—比罗比詹3条国际道路运输线路的延伸。近几年来为满足旅客运输市场的需求,又先后开通了绥芬河、东宁至乌苏里斯克间的定期旅客运输班车。
目前,中俄双方即将延伸鸡西—密山—图里罗格—乌苏里斯克客货运输线路、伊春—嘉荫—巴什科沃—比罗比詹客货运输线路等四条国际道路运输线路。初步形成了我省与俄五个边区、州的运输网,同时逐步向各自国家的腹地延伸。
目前,全省经批准有对外运输经营资格的运输企业22家,从事国际道路运输的车辆近600台。
构筑国际道路运输大通道
近年来,我省交通部门加快国际道路运输基础设施建设,全力组织实施4条国道主干线、6个运输站场和2个公路运输口岸建设。
几年来,我省累计投资170亿元,新建、改建通往边境口岸的二级以上高等级公路1182公里。建立起以哈尔滨为中心,由高速公路和高等级公路连接佳木斯、牡丹江、黑河、鸡西、鹤岗、双鸭山、伊春等区域中心城市,辐射同江、东宁、绥芬河、密山、虎林、名山等口岸地的公路运输网,全面提高了国际道路运输的通行能力。
根据全省的经济布局及对俄经贸发展的要求,确立了以哈尔滨为中心,以绥芬河、东宁、黑河、同江为重点,连接省内、辐射东北的站场建设目标。同时,加大对口岸地客货站场建设力度,先后投入资金1.1亿元,建设了黑河口岸储运中心、绥芬河公路口岸枢纽站和国际客运站、东宁国际公路货运中转站和国际客运站、同江口岸储运中心等,面积总计13.5万平方米。
为适应国际道路运输发展和管理的需要,于1995年和2002年分别在绥芬河和东宁口岸进行了口岸设施由交通部门直接管理的试点工作,并先后投资6000余万元进行了改建。
绿色通道保窗口畅通
我省通过实施同江、抚远、名山、黑河、富锦等重点水运口岸建设工程,进一步提高了港口的通过能力,使水运外贸运输量大幅增加,旅游客运迅猛发展,江海联运重获生机。目前黑龙江省15个水运开放口岸共有码头泊位118个,码头总长度9666米,年货物通过能力996万吨、旅客通过能力233万人。2005年完成货物吞吐量867万吨,旅客吞吐量197万人,“十五”期间,年平均增长速度分别为8.6%和5.3%。其中外贸货物吞吐量完成145万吨,年平均增长速度高达23%。
我省的各个部门也积极开通“绿色通道”,保证重要窗口的畅通。绥芬河口岸由原先通关8小时,现在在人力比较紧张的情况下延长了两小时。包括海关、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等部门在内的联检部门也积极为中俄铁路的开通创造条件,目前,由海关牵头,政府等部门出资,正在绥芬河铁路建立24小时现场监控系统。
国际道路运输尚有拓展空间
目前,由于国际道路运输服务的可替代性,国际道路货物运输竞争日趋激烈,铁路运输运价低,各项收费低,运输能力高于国际道路运输,目前对俄货运承运量是国际道路运输的5倍,船舶运输的货运量也仅仅略低于国际道路运输。因此,国际道路运输还需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才能摆脱被动局面。同时,目前还存在中俄运输能力对比悬殊,中方运输企业承运比重偏低,特别是货物运输没有实现中俄双方对等运输。据统计,中方货运承运比重几年来一直徘徊在20%—30%之间,造成了中方的交通资源大量被俄方无偿占用,损害了国家利益和中方外运企业利益。据省口岸办的负责人介绍,这主要是由于两方面原因造成的。一是因为我们的外运企业规模小、车型单一,运力结构不合理;更重要的原因是中俄双方对车辆的检验项目、检验标准及收费标准不统一,目前俄方对中方的车辆检验项目、检验标准及收费标准都高于我方。
为此,我省交通行业的专家认为,就铁路、公路、水运、民航四种运输方式的发展趋势看,国际道路运输将继续依据其路网紧密,运输快速、灵活、小批量、“门到门”的优势,以及交通工具的数量增加和技术装备水平的提高,在未来的国际运输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公路运输基础设施功能的不断完善,将出现出口货物从产地直接运输到俄内地的运输需求。同时,为增加国际运输总量、提高运输效率、改善运输市场结构,我省交通主管部门将出台优惠政策,调整运输结构和运力结构,引导我省运输企业向运贸结合、综合化、规模化方向发展;对于双方政策不统一问题,将通过双方政府进行双边会谈进行解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