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杜学成在展示剑齿象化石
顺德杏坛镇逢简村一村民在建房子时,在地下2.6米深处发现了数块动物骨头。经专家初步鉴定证实,这些动物骨头为剑齿象化石———5日上午,佛山科技学院地质系副教授杜学成老师约见本报记者,道出了这一重大发现。
估计地下有一具完整象骨
据杜学成介绍,7月26日,施工人员在逢简村某私人宅基地施工时发现了这些大象化石,一时引起村民诸多猜测。有点文物保护意识的包工头知道此事后,马上打电话到有关单位,之后有人将此事告诉杜学成,杜从有关人员拍摄的影像中初步判断为象骨。
杜学成随即联系佛山地质局高级工程师周国强,两人一起赶到逢简村,但发现大象化石的现场已铺上了水泥。两人随即访问了数位群众,获知有两位小学生将部分象骨保留了下来,当与化石打了几十年交道的地质高级工程师周国强一见到这些保留下来的骨头,就马上断定其为大象化石。杜学成说:“从现有的数块大象化石来看,估计地下很可能有一具完整的象骨。”杜学成小心翼翼地将这些宝贝带回去一一分类。
大象化石层上还有蚝壳层
杜学成告诉记者,上世纪50年代,在南海西樵山曾发现完整的大象化石,“那是珠三角地区第一次发现大象化石,这次是第二次发现”。专家们根据此次发现的象骨初步推测,这头大象应是剑齿象,生存年代为全新世时期万顷沙组地层,距今约为3000年。杜学成介绍,第四季冰川后,珠三角地区多森林、沼泽,十分适合诸如大象等哺乳动物的生存。但在历经了多次沧海桑田的变迁,还能够在城市化高度发达的珠三角地区发现这样的大象化石当属十分难得。
专家们在现场研究发现,大象化石出土的现场有着极其鲜明的土地分层:最上面有两米厚的土层,接下有20厘米厚的蚝壳层,再接下又有20厘米厚的土层,之后才是埋藏象骨的土层。杜学成分析,象骨层表明该地曾经是陆地,而蚝壳层则表明此地后来又变为滨海地区,“这里经历了沧海桑田的巨变。”这些东西为研究第四季冰川以来珠三角的古地质、古动物、古地理环境和气候都提供了十分重要的实物证据。(记者李维宁实习生 石俊 摄影报道)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