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弗”,这个和“幸福”几乎同音的词汇,近一段时间却实实在在地搅乱了人们的幸福生活。
生产于上海华源股份有限公司安徽华源生物药业有限公司的“欣弗”注射液,医学名称叫克林霉素磷酸酯葡萄糖注射液,不少患者在用后产生严重不良反应,截至8月7日全国已经有10余省份报告了81例,其中3人不幸死亡。
又出问题药
8月3日,卫生部连夜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全国各地停用安徽华源药业今年6月1日以后生产的克林霉素注射液,即“欣弗”注射液。“欣弗”是继齐齐哈尔第二制药公司生产的“亮菌甲素注射液”出现问题后,又一个被卫生部叫停的药物。随后,各地开始拉网式紧急追查6月1日以后生产的“欣弗”。
在有关部门已经加强医药监管的今天,为何又出现涉及药品的“不良事件”呢?难道之前就没有一点征兆吗?
据披露,其实早在2003年12月,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曾发布信息通报,提示克林霉素注射液可引起严重不良反应—————胃肠道反应、过敏反应,也可出现肝功能异常、肾功能异常等,提醒医生严格掌握适应症,避免不合理使用。
但这个重要的信息并没有引起监管部门特别重视,有关方面也没有出台针对克林霉素安全使用的指导意见。在这种情况下,对患者随意使用克林霉素,直至“欣弗”悲剧的发生。
调查正在进行
记者调查发现,即便在2003年年底国家有关部门发布的有关克林霉素注射液引发不良反应的信息中,几百起病例也并没有提及或集中显示是使用某一个厂家生产的药品而集中发病。
而这次却是一家药厂导致了集中的伤害。“欣弗”不良事件曝光后,国家和安徽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各类调查组、检查组云集安徽华源药业,全力对事件原因进行调查。
据初步调查,安徽华源药业2006年6月以后共生产了368万瓶“欣弗”注射液,其中约318万瓶已经销往全国26个省份。经全力追查,目前有关部门已经控制了140多万瓶。
记者了解到,8月7日上午,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派出的调查组已经进入安徽华源药业生产车间等关键场所进行了详细检查。据透露,这个已经进驻工厂多日的检查组将主要从原辅料、生产过程、成品检验等三个环节进行调查,采用的调查方式:一是查看现场,二是调阅相关资料,包括生产、检验记录,原辅料记录等,三是对相关人员进行面对面谈话。
用药,何时才能安心
8月7日,卫生部组织制定了《克林霉素磷酸酯葡萄糖注射液(“欣弗”)药物不良事件抢救治疗的指导方案》,向全国公开发布。
“这是必要的亡羊补牢,也是卫生部门在尽最大的努力挽回或抢救‘欣弗’给我们的幸福所造成的伤害、损失。”中央党校研究室赵杰博士说,“但人们无法真正安心,因为现在的补救,毕竟是用3条生命换来的,而且,面对接二连三发生的药品危机,人们还无法从现实中获得对今后用药的塌实感和安全感。”
据调查,“欣弗”是具有“国家准字”批号的合法药品,而生产厂家安徽华源药业也是通过GMP(《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认证的药品生产企业。面对“欣弗”制造的不良事件,这一切都被人们打上了一个问号:药监部门对药厂核发生产批文后,是否有行之有效的督察?在颁发认证牌之后,政府部门还应该对药厂生产起到怎样的监管职能?
不好的消息仍在传来。媒体最新披露:8月6日,一位黑龙江省兰西县的病人刘宝芳被送到了哈医大二院。她前一天刚刚注射了“欣弗”,立即出现了不良反应。但危险的是,这瓶“欣弗”的生产批号是06030201———意味着这是2006年3月生产的。而在北京,一名注射了另外一个品牌克林霉素的病人也在一天之后死亡。
“欣弗”事件最后的面纱还没有揭开,人们只能等待,同时也期待着,当我们面对药品时,不再有不安和犹豫。 (新华社北京8月8日电)(黑龙江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