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争考权来打架 苦了基层两边怕
一边是教育厅组织的信息技术考试,一边是人事厅开展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一个声称列入继续教育的考核内容,一个宣布与职称评聘挂钩。虽然考试的名义和目的各有各的说法,但考试内容却大致相同。
在福建省,几年来教育部门和人事部门为一项中小学教师计算机水平考试的“权属”问题僵持不下,夹在两大部门间的广大基层教师左右为难,叫苦连连。
一封基层教师的减负信
这是一封署名“霞浦县部分农村教师”的呼吁信:“我们是一群农村教师,在紧张的教学之余,还要完成上级下达的种类繁多的继续教育任务……听说这次我们又要培训和考试信息技术,这项工作前3年教育厅就布置了。近几年来,我们全体教师都是考了初级考中级,特别是农村学校的一些教师,连电脑都没摆弄过,考了好几次才过关,并取得了教育部考试中心颁发的证书。我们为此不知花了多少精力和财力,现在人事部门又要考,这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上级部门就不能协调好这项工作呢……每次考试都是和职务评聘、年度奖金连在一起,我们作为普通的农村教师又何敢不从。”
今年初,霞浦县人事局依照上级人事部门的部署,开始在全县组织专业技术人员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训和考试。钟迪龙是霞浦县北壁镇后山小学的一名老师,也在应考范围之列。让钟迪龙和同事们不解的是,他们已于前年参加了由教育系统组织的全国计算机应用技术考试(简称NIT),并拿到教育部考试中心颁发的合格证书。但当他们拿着证书到人事部门申请免考时却被告知:两种考试不能互相替代。
“两次考试的内容大同小异,无非是计算机的基本知识和简单操作,怎么两个部门互相不认账呢?”霞浦县第七中学老师林莉娜说。
霞浦县教育局人事股负责人曾金纯说,自NIT培训和考试开展以来,全县教育系统已办101期培训班,应考教师基本上都参加了培训。全县4700多名中小学教师中,有3400多人参加了考试,2500多人拿到了合格证书。“NIT考试报名费一次80元,培训费100元,加上期间的食宿等费用,起码在500元左右。”曾金纯说。
据介绍,霞浦县除了乡镇中心校外,大部分老师分布在偏远山村,教师的工资收入普遍较低,8年工龄的小教一级月收入900元左右。对于此次人事部门组织考试的费用,霞浦县北洋小学校长谢伏德算了一笔账:两个模块共120元的考试费、180元的培训费,培训和考试6天的食宿交通费大约400元,“考一次试,一个月的工资就用得差不多了。”
“教育部门的NIT考试列入继续教育的考核指标,又是主管部门组织的,不能不考;人事部门的考试与职称挂钩,老师们更是得罪不起。”霞浦县城关实验小学校长林建勇说,“上面两个家长打架,遭殃的是孩子”。
两个部门的艰难“协调”
记者在福建省人事厅和教育厅采访了解到,关于中小学教师计算机水平考试的“权属”争议,在这两个部门间是由来已久并长期僵持不下。
福建省人事部门组织的专业技术人员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面向全省,包括WINDOWS操作系统、WORD中文处理、POWERPOINT中文演示文稿等14个模块,考生可从这14个模块中任选其二。人事部门的考试与职称的评聘挂钩,在一份宁德市人事局下发的考试通知中写道:2006年起专业技术人员评聘中、高级技术职务要提供该项考试的合格证书,2007年起评聘初级的也必须提供。
而早在2000年,福建省教育厅就将全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考试纳入全国计算机应用技术证书考试体系,并将之列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教育系统组织考试的内容为WIN-DOWS、WORD等6个模块,基本上都包括在人事部门要求的14个模块中。截至2005年底,在福建省34万多名中小学教师中,已有21.4万人报考NIT考试,近16万人合格通过。
福建省教育厅一位人士告诉记者,霞浦县的情况在全省具有普遍性,几年来全省各地基层教师的反应十分强烈,“去年是福州地区,今年是宁德地区,告状信甚至写到省领导那里”。
“连续几年的‘两会’上,都有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提交关于中小学教师计算机重复考试的议案和提案,教育和人事两个部门也进行过多次协调,但还是没有达成一致。”福建省人事厅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处副处长蔡志明说。
记者采访中发现,无论是人事部门还是教育部门,均认为自己组织的考试“有理有据”。
蔡志明说,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是评聘职称所必备的,是面向包括中小学教师在内的所有专业技术人员的,对于人事部门来说,这是“分内之事”。
福建省教育厅认为,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全员培训考试内容是专门为中小学教师设计的,更加贴近中小学教育实际,而且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强调,要“由县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依法履行中小学教师的职务评聘、培养培训和考核等职能”。
对于福建省教育厅要求将通过了NIT考试的教师列入专业技术人员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免考范围,福建省人事厅在一份反馈件中作出回复:教育部门组织的考试,是针对继续教育的,是为了检验培训的效果;人事部门的考试是针对职称评定的,是检验应考者的能力和水平。两者有联系又有不同,不好相互替代。
“人事部门没有错,教育部门没有错,难道错的是我们这些基层的老师吗?”霞浦县民族中学的平先来老师说。
谁来监督考试经济
宁德市屏南县一位张姓老师认为:“有利可图大家才对考试抓着不放,现在其他的乱收费大家都不敢了,但考试经济却是个冠冕堂皇的大蛋糕。”张老师给记者算了一下账,全省有34万多名中小学教师,如果每人都把364元的培训费、考试费和教材费交齐,此项考试的费用达1.2亿元。
记者采访得知,福建省各地专业技术人员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的推进速度不一样,对是否购买教材、参加培训的要求也不统一,但两个模块共120元的考试费用是必须交的。在这120元中,40元由省人事厅下属的考试中心收取,80元由具体负责考务的市级人事部门收取。“在这80元中,市财政要收取36元的行政事业收费,县里考点的监考人员工资、电脑折旧费、场地租金等考务费用支出要用掉20元,我们剩下的只有24元。大头都被上面拿去了,具体考务都是我们基层来承担,这种考试我们也不想干。”宁德市人事局的一位同志表示。
厦门大学公共事务学院副教授黄新华认为,考试评价体系本属于社会中介的行为,但现在一些考试机构却和政府权力部门是“一家人”,导致了一些政府部门在考试活动中角色的错位,既是裁判员,又是运动员,这是多头考试、重复考试的原因之一。
“目前对名目繁多的考试的监管还不尽完善,一些部门的考试往往是打着冠冕堂皇的理由,背后却隐藏着利益的追逐,考试的本质被扭曲了。”黄新华说。
厦门大学公共事务学院教授卓越认为,考试撞车及其协调过程是对政府效能的一次考验,一些部门创建服务型政府的高调天天挂在嘴上,却长期置群众的呼声于不顾,只是想着为自己行为的“合理性”去寻找各种依据。我们有理由追问:找出一条有效的解决之道真的这么难吗?
(新华社记者 项开来 涂洪长 新华社福州8月8日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