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已凭借奥斯卡奖杯无可质疑地跻身世界一流导演之列,但在最近接受英国《每日邮报》的采访时,李安却承认自己是“笨鸟”,而且大器晚成。李安首次踏足电影片场工作时已年近30,那时他在黑人导演斯派克·李学生时期的作品中当助手;执导处女作《推手》时,他已经38岁了;当他首次意识到自己对电影的热情时,他都快20岁了,而这还得归功于瑞典名导英格玛·伯格曼的“提点”。
被伯格曼彻底改变
“我爱看电影,但因我成长的环境所限,我看的都是大众商业电影。我也很喜欢这些,许多影片都看了许多遍。其中《毕业生》对我意义重大。我知道拍这部电影的人为的绝不只是愉悦观众。”李安回忆说,也许正是这段经历让他具有了让影片不缺可看性的商业审美眼光,“在我后来进入戏剧学院(台湾艺术专科学校)前,我都没看过艺术片。那儿有一个看片室,学生们可以合力出资买来电影一起看。”正是在那里,他对电影真正“开窍”的时刻到来了,“这都是《处女泉》的功劳。《毕业生》让我产生了一种特殊的好感,《处女泉》却把我重重击倒,几乎久久不省人事。”李安如此比较两部影片对他的电影生涯产生的影响,“我坐在那里看了一遍又一遍,因为一开始我并不能‘消化’影片的全部精髓,无法一下子弄明白它讲的究竟是什么。”
英格玛·伯格曼的经典影片《处女泉》调子悲伤、阴郁,除震撼人心的剧情和惊人视觉美感外,同时还是一部探讨信仰的非凡寓言。“它的画面、它的主题,均深深震撼了我。”李安说,“自那以后,我觉得自己彻底改变了。”与《处女泉》的这场邂逅果真也改变他日后的事业道路,“我暗暗下决心将来一定要做电影。但我当时可不敢这么说。”直到步入而立之年后,他终于鼓起勇气向自己身为老师的严父说出了自己的愿望。从此,李安才踏上了通往他日后辉煌的电影之路。
电影人必须会提问
可能我们很难在李安的作品中找到直接反映出《处女泉》对他执导风格影响的标志,但他对画面的重视却与伯格曼一脉相承。尽管表现方式不同,但他在《断背山》中表现出来的那种对形式美的追求,一定会得到伯格曼的认同。
生长在台湾的李安为什么会对一个14世纪的瑞典故事如此着迷?“是电影艺术的力量,以及影片对上帝是否存在提出的疑问。那时我想:怎么竟有人胆敢这样问上帝在哪里?这种胆识远远超越了我,因为我的成长经历跟伯格曼不同,而《处女泉》也正是因此成了把我点醒的‘启示录’。”李安解释说,“那时我都算是个成年人了,可从未见过这样的东西。我甚至没有什么信仰,但还是不敢相信竟然有人会通过这样戏剧性、这样充满视觉美感的方式提出这样的质疑。从此,我决定毕生都要跟随着它的脚步,不管它会把我引向何处。我至今都还没有达到那样的高度,但要当电影人就必须能提出疑问,也许不一定能找到答案———毕竟我们都只是凡人。我们那么卑贱和渺小,但只要能能提出问题,那就已跨出了一大步,距离他人心灵真正的沟通更近了。”《处女泉》
瑞典著名导演英格玛·伯格曼这部质朴的黑白片于1961年让他首次染指“小金人”,获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伯格曼将故事背景设定在中世纪的瑞典,请来马科斯·冯·西多主演,描绘了一个充满超自然元素的寓言故事。
一个乡下姑娘在前去教堂的路上遭遇几个牧羊人强暴,并被残忍地杀害,当天他们碰巧又来到了女孩的家中,得到了女孩父母的热情款待。直到牧羊人拿出女孩的名贵外套想要卖给这对夫妇,两人才知道女儿已经被害,于是展开了血腥的复仇行动。而在女孩死去的地方,一股清泉从她的尸体下涌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