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见习记者 郝帅新生入学的日子临近,有关资助贫困大学生的新闻也日益多起来。而在捐助背后,一些贫困生的行为却令人置疑:贫困生摆阔、向捐助人要钱等事件让人们开始反思:爱心捐助对于贫困生来说是否是最佳方法。 另一方面,一些贫困生自强不息,靠自己双手勤工俭学,赚取上学期间所需的学费、生活费的感人事迹令人唏嘘不已,肃然起敬。
案例1
贫困大学生小杨考上了一所重点大学以后,由于家庭困难,母亲生病在床,便四处打听哪里可以获得捐助,当听说有一个很有爱心的孙奶奶资助过自己的同乡,就按照通信地址给老人写了第一封求助信。意外得到5500元资助后,时隔不久,又一次向孙奶奶要二万元学费。但由于外出,孙奶奶凑齐的钱暂时没有寄出。她先给小杨写了一封回信:“大学毕业,不勤劳没有用。”当孙奶奶回家打开信箱时,发现信箱已经被小杨的来信塞满了。小杨还频繁打电话,询问钱何时能寄出,最过分的一次,5分钟内接了3个小杨的电话。一次孙奶奶刚放下电话,他立即又打过来,口气还十分生硬,责怪孙奶奶挂了他的电话。
案例2
刘毅于2000年考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由于父亲病逝,家中生活十分艰难。贫穷让这位大学生啃着干馒头喝着免费的菜汤吃完了入校的第一顿饭,此后经常是5毛钱买3个馒头度过一天。他曾在食堂偷偷吃过别人的剩饭,去试验田里偷挖过红薯充饥。然而,贫穷并没有让他放弃学业,他利用课余时间,给人当家教、搞推销,帮食堂清扫卫生,不仅赚够了自己上学期间的所有费用,而且还供弟弟完成了学业。2004年他以总分第一的成绩考上研究生。根据刘毅的实际困难,大学研究生院曾多次要给他进行补助,但都被他一再谢绝。他恳请学校把补助金让给更贫困的同学。
点评:
“天助自助者”,圣经上的这句话始终警醒着我们面对困境时该如何抉择。光靠社会的援助是远远不能解决问题的,贫困大学生更需要学会“自救”。作为一个已经年满18周岁的中国公民,经过努力是可以找到赚钱办法的。一些“没有钱就不要读大学”的说法虽然看上去有些不近人情,但那种短期的痛苦煎熬也许更能锻炼大学生的意志。有时候,我们过多地赞扬了勤苦善良的父母和好心人的捐助,却忽视了对孩子的苦难教育。我们对大学生的重视和珍惜,造成了几乎无条件的关爱和呵护,这更是教育的一种失败。贫困生当然应该读大学,但社会要重视教育学生自立自强,提供勤工俭学、打工助学的环境,引导学生们利用智力因素及体力条件去创造,而不应该让学生伸手等待社会的捐助。贫困大学生更需要的是一种精神层面上的帮助,不仅仅是资金和学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