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豆和豆粕市场持续低迷的时候,豆油却在近期出现了狂飙突进的行情。从7月中旬以来,全国各地大豆油现货价格上涨300元/吨左右,而11月豆油期货价格也从5300元大涨至5650元。本周的前两日虽然出现回落,但周三收盘40余元的涨幅,再次印证了豆油市场的强势局面。
豆油市场的异军突起,是影响其价格的几大因素经过一段时期的积聚后同时爆发的结果。7月以来,国内养殖业恢复缓慢,豆粕需求持续低迷,库存积压严重。虽然其间油厂停停开开,但开工数量及实际产能明显降低,豆油的供给也就受到了连累。但国内豆油的需求却始终保持稳定态势,同时精炼油厂提前进行双节之前的小包装豆油备货,这就造成各地豆油货源短期相对紧缺。
另一方面,CBOT市场对于豆油生物柴油概念的炒作如火如荼。高昂的原油价格对于CBOT豆油起到了强劲的支撑作用,同时亚洲航线运费率本周创下记录新高。受即期船运市场需求稳健推动,现代巴拿马型船舶美湾至日本航线周二租船费率报每吨48美元左右,较一周前高出约6美元,较周一的波罗的海结算价高出约5美元。
两个因素结合使得下半年以来豆油进口倒挂局面持续,进口毛油到港数量同比锐减。按目前美盘价格折算,今年9月装船的南美毛豆油到港成本仍高达5700元,仍与目前5500-5550元的市面价格明显倒挂。进口豆油起不到有效的补充作用,加剧了国内市场的供应短缺预期。
最后,棕榈油价格高歌猛进。受生物燃料需求的提振,上周五BMD棕榈油突破1600林吉特/吨的阻力位之后,市场看涨人气旺盛,加之ITS以及SGS的出口数据良好,资金的炒作推动外盘价格继续上涨,基准合约触及1690林吉特/吨的高位。
据《油世界》刊物称,投资者的关注目光已更多地转向可能在2007年释放出来的非食品行业需求,届时马来西亚和其他地区将陆续开始种植大量生物柴油作物。目前该行业的使用数量和时间仍是未知数,不过在可预见的将来,这个因素将令棕榈油价格得到良好支撑。以最新的报价估算,棕榈油的进口成本已经达到5130元/吨。在夏季以其廉价优势大量替代豆油的棕榈油,其进口成本的不断提高,也从替代品方面为豆油价格提供了走高的理由。
在原油价格高涨的大环境下,各种植物油市场都迎来了春天,而且从目前的情况看,这种坚挺的局面仍将持续,豆油11月合约有望挑战5700元大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