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认为,电子传媒对文学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层面。一是图像取代了文字的主导地位。这是个“读图的时代”,电视、电影、网络等占据了文化和娱乐的中心舞台,文学在人们日常文化与娱乐中的地位不断下降。二是由于数字技术的影响,文学在表现手法和内容上都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甚至会形成新的文学形态——“网络文学”。 网络空间为文学的发表、传播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自由度,个人网页、博客使得每个人都可以拥有自己的“出版社”和“新闻发布中心”,因此,网络在改变文学的传播与交流模式。但我以为,仅仅从这两个角度来理解电子传媒对文学的影响是不够的。重要的是,电子媒介正在改变文学存在的社会与人性基础,文学将面临一个全新的境遇。
现代技术崇拜工具理性,把一切都手段化。技术人精于计算,而缺乏起码的感觉,他们的心志始终处于紧张的状态,否认一切不能衡量、计算和被证明为实用的事物的合理性,通过表格、计划和各种安排把事物的微妙差异和超然不凡隐没不彰。文学首先被视为“商品”,否则将因其“无用”而被抛弃。因为没有感觉的解放,所以也不可能有审美的自由。美需要各种“标准”、“规格”认证,而不取决于个人感受、自由选择和联想。今天我们有了更多的“科学标准”、“商品标准”,比如“三围”和“统计数字”。在古人眼里,美人“荣曜秋菊,华茂春松”,“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渌波”(曹植《洛神赋》)。而我们呢,除了喊声“美女!”还能想到什么?只有看“三围”。没有感觉,我们因此告别了比喻、联想和象征。古人在感受美,现代人在测量美。古人没有关于美的“科学”标准与数据,所以,他们拥有真正的美,而现代人有了美的“标准”和“美学”,“美”却离我们远去。我们与古人的差别在于我们越来越缺乏诗意的人生。没有诗意的人生,又哪来诗与诗人呢?习惯了脚步匆匆的都市人,谁会在意风雨后有多少落红化入春泥,夕阳下暮色又融尽了多少归鸦的翅膀?
因此,当我们从不断边缘化的手写、印刷以及邮寄体系过渡到照相机、电视机、移动电话、电脑、通讯卫星和国际互联网体系时,真正改变的是我们的心灵与生存状态。法国哲学家德里达宣称,在电信技术王国中,整个的所谓文学的时代(即使不是全部)将不复存在。哲学、精神分析学都在劫难逃,甚至连情书也不能幸免。这个断言绝非“耸人听闻”。对于许多人来说,情书可能是他们一生唯一的文学创作体验,因为情书不仅仅是两个人之间的音讯往来,还承载着无数动人的故事和美好的情感、人性与诗意。今天,透过手机短信或电子邮件中那些快捷、简单而实际的问候语,我们忽然会发现人的情感正在变得粗糙,心灵正在走向封闭。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现代传媒不是使人与人之间不断靠近,而是使心灵之距变得更加遥远。我们这个时代面临一种新的“精神分裂”:一方面是天涯若比邻的电子幻觉;另一方面则是个人与个人以及群体与群体之间的异化状态和心理距离的加剧。
电子虚拟世界满足了人们在现实世界的平庸刻板中难以找到的幻想与自由,所以,很容易就占据了人们的休闲时间和娱乐空间,成为人们寄托身心的新方式。其结果是,一方面是虚拟世界改变了人们对生活世界的态度,现实与想象颠倒,真实成为质疑的对象,想象与幻觉更加逼真。屏幕使一切都是由代替物呈现出来,我们开始用他人编织好了的被动的视听去代替自己主动的感觉和判断,用新闻代替事实,用选择代替自由,用数据库代替自己的思想。有了电视与网络,现实在哪里?沉迷在各种惊险片、暴力片、恐怖片、警匪片世界的人们,最为疯狂的追逐,最为壮观的爆炸,最为惨烈的撞车,最为暴力的虐杀……都不会对他们产生任何物质的效果。现代人已经与大地分离,钢筋水泥浇筑的城市把我们包裹起来,四季的冷暖差别被空调抹去,灿烂的星空,山花的芳香,松涛海韵,雾霭虹霓……一切我们曾经能够切身感受到的事物忽然都变成了屏幕中一晃而过的声光流影,那么陌生,那么匆忙,缺乏任何深度和密度。
文学真会消失吗?针对不断功利化的生活世界,文学要提供超越现实的想象空间;而面对不断虚拟化的电子世界,文学肩负着还原“真实”的重任。正是在这个夹缝中,文学为我们提供了人性的黏合剂和生存的平衡器。当幻觉将真假的界限混淆时,文学应重新展示真诚和信仰的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