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值暑假,地处合肥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园里未见冷清。眼下,来自全国20多所高校和研究院所的近百名研究生,正在这里参加2006全国结构生物学研究生暑期学校。
对于这些研究生来说,中国科大可能有很多新奇之处,但最让他们感兴趣的,是这里的生命科学创新平台。
作为一个研究型大学,中国科大累计投入1.2亿元人民币,建设了生命科学、理化科学、信息科学、工程科学和高性能计算等5个科技创新平台,目前拥有价值超过40万元以上的各类仪器设备80多套。
过去,中国科大也是按院系之分添置仪器设备,买来了却难免重复和闲置。就拿高分辨率电镜来说,市场价格80万至100万美金一台,很多专业都要用到,如果大家都去买,肯定买不起。哪个系买了,单独使用率不高,别的单位还用不上。后来,学校买了2台,集中放在理化科学实验中心,对全校师生开放,使用最紧张时,学生们得提前1个多月预约。
“如今,依靠单一研究手段从事科学研究显然是不够的,必须有多种仪器的集成,才能满足科研发展的需要。”中国科大校长朱清时院士说,“但是,在中国这个发展中国家,学校不可能为每一个科学家提供科研平台。因此,必须改变‘单兵作战’、‘作坊式经营’的科研方式,打破小部门所有制,着眼于学校的长远发展,用有限的经费搭建能满足大多数人需求的、教学科研公用的平台,最大限度地发挥大型仪器设备的作用。”
目前,中国科大按照集中投入、统一管理、开放公用、资源共享的模式,加强了以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为核心的,以多学科交叉为重点、教学与科研共享的园区式科技创新平台的建设。5大平台的仪器设备都是相关领域急需并且通用,而一般科研课题又无力购买的大中型仪器设备,每年为学校的科研、教学工作提供测试服务约8万机时,使用人次数约3万。
对于某些高校的学生来说,就算是到研究生毕业也未必能用上这些设备,中国科大的学生则从本科时起就可以申请使用公共实验平台。学生们申请登记的手续非常简单,收费也仅是国家标准的1/3,如学生确有困难,甚至可以提出申请由教务处付费。生命科学学院03级本科生林琳从去年9月起,就在学校“大学生研究计划”的支持下进入生命科学实验中心,在老师精心指导下,利用价值23万美金的设备Biacore3000开展蛋白质的稳定性及变复性的研究,并参加了分子相互作用的动力学等方面的课题。
“我们是墙里开花内外香。科大的实验平台面向全社会开放,所有的研究者都可以低门槛进入,验证他们的好思想。”中国科大副校长王东进介绍,通过长期实践,科大已经形成较完整的高校园区式的科技基础条件服务体系、管理体制及运行和共享机制,并开展了广泛的国际合作,逐步实现与国际科技资源的接轨。
王东进举例说,仅在2005年,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就接待了来自30所高校24个科研院所103个课题组的186个用户课题,累计使用机时27411小时。实验室还同国际上相应的著名同步辐射实验室建立了广泛联系,开展了一系列的学术交流,开展了300余人次的合作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