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夏训诚近影
提及中国的沙漠科学家,夏训诚的名字是怎么也绕不过的。
他在中国的西北大漠奔波了49年;他是中国进入罗布泊科考次数最多的科学家,为中国赢得了该研究领域的发言权;72岁的他,正计划着今秋第26次进入罗布泊——
罗布泊:在希望的田野上
见到夏老时,他正在为确认罗布泊新发现的干尸是否是彭加木的遗体而忙碌。
1980年中国科学院成立的首次罗布泊考察队,彭加木和夏训诚分任队长和副队长。继续彭加木未竟的罗布泊科考,成为夏训诚毕生的事业。“彭加木虽然失踪了,但他的事业和精神应该继承下去。”
26年中,夏训诚前前后后率领科考队25次进入罗布泊,脚步遍及罗布泊的每一个地区。罗布泊缺水,“每人每天10公斤用水量,只供应吃饭喝水,严禁洗脸刷牙洗衣服。”一个月后出来,衣服上的汗都凝成了盐块,硬梆梆的,跟盔甲一样。
夏天地面温度基本在70℃以上,下午三四点时温度会突然上升,帐篷里连蜡烛都会熔化掉。大家只能躲到汽车肚子里暂避。躲在车里时,夏训诚有时会号召大家唱歌、讲故事,最常唱的是《在希望的田野上》。“以前人们把罗布泊称为‘死亡之海’,我倒觉得这是片充满希望的田野,虽然道路崎岖,生活艰苦,但每天都可能有新发现、新收获。”比如盐壳在太阳的照射下开裂发出类似鞭炮的声音。“只有在这里才能听到这样的声音,并促使你不断思索,寻找答案。”夏训诚说,“每解开一个自然之谜,就是在科学道路上前进了一步。”
罗布泊干涸湖盆有一张著名的遥感图,极像人的耳朵轮廓,被称为“大耳朵”图。1980年时,夏训诚到华盛顿遥感专家艾尔·巴兹家做客,看到他家就挂着这张图片,艾尔问夏训诚“耳轮”、“耳垂”和“耳孔”等表示什么,当时夏训诚解答不了,他告诉艾尔“我以后会回答你”。2004年,在第20次罗布泊科考后,他找到了“大耳朵”之谜的答案——“耳轮”是湖水退缩蒸发的痕迹,“耳孔”是伸入湖中的半岛,“耳垂”是喀拉和顺湖注入罗布泊形成的三角洲。这次科考中,夏训诚还找到了红柳沙包计年的新手段,“红柳沙包不仅可以作为测年手段,还可提供近千年来环境变化的各种信息”,这对罗布泊科考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沙漠:从对手到朋友
新疆的沙漠占全国沙漠的60%。1961年,中科院在乌鲁木齐成立生物土壤沙漠研究所下设沙漠组,在沙漠组工作的夏训诚成为中科院治沙队最早的成员之一,他几乎踏遍了新疆所有的大小沙漠。他在新疆建立了3个治沙研究站,从当地区域特点出发,推行乔、灌、草结合的农田防护林体系,有效遏止了沙漠化的推进,稳定和扩大了绿洲,取得了局部“人进沙退”的成就。
治理乌伊公路的沙害时,夏训诚全家都住到了路边工地上,遇到刮大风时,工人们“风休”,夏训诚却“风忙”——带着风速仪往外跑,“测量风速,掌握沙子在风中移动的规律”。针对不同的流沙状况,夏训诚创造出“固、阻、疏、导”四字治沙经,保障了沙漠公路的畅通。他的许多沙害防治技术成果被载入中国公路病害治理技术规范。
夏训诚还主持了塔克拉玛干沙漠综合科学考察,不仅填补了对该区域沙漠研究一些学术空白,还为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和周边地区沙漠化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推动了塔里木沙漠公路建设、沙漠腹地油田基地及沙漠公路沿线人工绿地建设等重大项目的开展。
跟沙漠打了近半个世纪的交道,夏老说自己的观念也在发生变化,“以前总是把沙漠当对手,一心想的就是把沙治掉;现在,我逐渐认识到沙漠其实是一种特殊的资源,它可以和其他自然体、与人类和谐共处。”
江南:故乡只在梦里
1934年3月,夏训诚出生在江苏扬州,中学期间他接触到斯塔因、斯文·赫定等人的著作,深为书中对塔克拉玛干沙漠和罗布泊的描述所吸引,燃起了对地理的浓厚兴趣。高中毕业后,夏训诚报考南京大学地理系,专修自然地理专业。
1957年大学毕业的夏训诚分配到新疆工作。夏训诚说当时“很高兴”,因为“学地理,走的越远越好,新疆是非常广阔的一片天地”。辞别生活了23年的江南水乡,夏训诚在西北大漠一呆就是49年。朔野风大,现在的夏训诚,皮肤黝黑,举止爽朗,俨然是一位北方汉子的形象。“生活习惯也和北方人完全一样了。”夏训诚说,“南方的概念已经没有了。”只有从他还带有婉约之气的口音,以及夹杂的“蛮好”等词汇,尚可寻觅到江南的痕迹。
夏老有5个孩子,当年曾在乌伊公路边的沙丘里“爬来爬去玩”的孩子们都已经长大成人,其中4个已在美国定居,他们都很希望父母过去生活。但夏老每次过去探亲,呆不了多久就迫不急待地想回来,想回到新疆,回到野外。“野外条件再不好,但有工作可以做,毕竟充实一些。”而且,“那里是自己的天地,呆着更自然。”
2005年,中科院组织大规模可再生能源研究项目,夏老是咨询组成员,他负责荒漠地区可再生能源的研究。70多岁的人,还能在科研的舞台上走来走去,不断有新课题,能出一些新成果。对夏老而言,这是最大的满足。
“能够做一些自己想做的事情,并尽量的做好。”夏老说,“自己的一生是幸运的。”
夏训诚小传
夏训诚,1934年生于江苏扬州。1957年大学毕业分配至新疆工作。现为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研究员。历任中科院新疆生物土壤沙漠研究所和兰州沙漠研究所所长,联合国环境署国际干旱区开发委员会委员,中国治沙与沙产业学会副理事长,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常务理事、干旱区委员会副主任等职务。曾获首次新疆科技进步特等奖、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奖、全国科学大会奖、国家科技进步奖、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奖等。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