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上海世博会上,能源中心有可能安装由中国和意大利专家合作开发的熔融碳酸盐(MCFC)燃料电池系统,上海当地媒体去年披露了这则消息。8月10日,记者就此向中意氢能合作项目总负责人、上海交通大学热能工程研究所副所长罗永浩教授求证进展情况时,他告诉记者,由于受天然气不足的困扰,该项目被否决,但可行性研究仍在继续,最终有可能用规模稍小一点的系统来替代。
其实,中意合作技术现身世博园,只是中意在上海的环保合作项目的一部分。除此之外,还包括二氧化碳再利用、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技术、上海建筑领域可再生能源和低耗能技术的应用、上海氢动力汽车基础设施。最终,项目实施方还将提交以上5项内容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氢能是重要的清洁能源。2003年11月,澳大利亚、巴西、加拿大、中国、法国、德国、冰岛、意大利、日本、韩国、英国、美国和欧盟委员会共同成立了氢经济国际合作组织,标志着全球为发展新的清洁能源开始采取协同行动。清洁能源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已成为各国能源领域发展的重点,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成为中国清洁能源技术研发和应用的重要途径。意大利在这方面走在世界前列,特别是在可再生能源和氢能方面,已开展了大规模的应用示范。
2004年9月29日,中国科技部、意大利环境与领土部、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意大利隆巴底大区在上海签署了关于氢能合作的四方谅解备忘录,确定了煤气化、燃料电池等4个可行性研究项目。2005年5月11日,上海市科委和意大利环境与领土部签署“清洁能源合作谅解备忘录”,这将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拓展中意双方合作的领域,共同推进清洁能源技术的应用和发展。同时,双方共建的“中意上海氢能合作研究中心”揭牌,成为中意落实“清洁能源合作谅解备忘录”的重要举措之一。
罗永浩教授认为,中意氢能合作项目有重要意义。他告诉记者,中意氢能合作项目具有前瞻性,对中国今后清洁能源的发展方向具有借鉴意义。罗教授认为,中国可以通过合作建立自己的氢能产学研开发平台,培养技术力量,提高研究水平,为今后调整和优化能源结构打下良好的基础。
中国是一个能源消耗大国,目前中国能源年消耗总量位居世界第二位。能源安全、化石能源环境污染、全球气候变化等问题成为全球关注的重要方面。如何拓展能源利用,并利用传统清洁能源,已成为中国迫在眉睫的重要任务。根据国家“以电力为中心,以煤炭为基础,积极开发油气,重视开发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方针,依靠科技创新,开发化石燃料的清洁利用技术,充分利用氢能和核能等新能源,以及太阳能、风能和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成为解决中国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的根本出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