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结束的“第三届中外大学校长论坛”上,来自国内高校的129位校长和耶鲁大学、剑桥大学、柏林自由大学、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等世界著名大学的14位校长汇集一堂,共话“大学创新与服务”。借此机会,我们采访了几位外国著名大学校长,聊了聊他们眼里的中国留学生。
中国留学生人数逐年增多:
“我们学校快成一所中国大学了!”
上世纪90年代以来,选择出国深造的中国学生人数一直是有增无减,采访结果显示,各国高校里的中国留学生人数仍呈上升趋势。
法国国立高等先进技术学校校长多米尼克·迪克斯隆教授对笔者说,中国留学生人数是该校留学生总人数的20%,学生基本是从北大、清华、复旦等9所高校过去的。这个比例与法国其他高校相比并不算高。
“我们学校快成了一所中国大学了!”瑞典皇家工学院院长安德斯·弗罗德施特洛姆教授笑称。在他们学校里有300名中国硕士、100名中国博士、10位中国教授。
据新西兰奥克兰大学校长斯图尔特·卖卡钦教授介绍,该校的中国留学生主要集中在经济和信息科技专业,他们独成一体,其人数占留学生总人数的45%,这个已经很高的比例还有可能继续上升。
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名誉校长罗德里克·弗雷泽博士说,他们学校有800名中国留学生,100位有中国学习背景的教师,学生人数在过去10年里增长迅速。
校长眼里的中国留学生:
勤奋,但比较缺乏挑战精神
在对几位外国校长的采访过程中,我们发现,当他们在提到对中国学生的印象时,使用频率最高的词就是勤奋,同时也有校长指出,中国学生比较缺乏挑战精神。
据安德斯·弗罗德施特洛姆教授介绍,他们学校有一个各国留学生综合素质高低的排名,中国学生以其聪明、勤奋的特质名列第二。瑞典皇家工学院的汉努·特乌特教授补充道,中国留学生的勤奋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但不足的是他们往往更愿意个体学习,而不太适应小组讨论等各种形式的集体学习。
提到中国学生的勤奋,德国柏林自由大学校长迪埃特·伦森教授也深有体会,他说:“有一次,他看到中国学生与一位物理教授在实验室探讨问题,直至晚上10时中国学生还不肯‘放’他走。”
斯图尔特·卖卡钦教授也表示,中国学生不但勤奋,而且聪明、礼貌。但是他们不足的地方就在于缺乏挑战精神,他们似乎对教授、对权威有一种莫名的崇拜感,这对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是不利的。“当然,这也许与中国传统的教育体制有关。而我们要做的就是,让他们意识到不是所有教授讲的都是对的,鼓励他们理性地挑战权威。”
对“准留学生”的忠告:
应做系统的学习打算
正准备留学的中国学生来说,应该走怎样的求学道路?校长们的建议是:应做系统的学习打算。
迪埃特·伦森教授建议,学生最好提前一年研究他们在德国的学习计划,至少花1000小时学习德语。他希望学生能利用网络,主动了解所申请就读的学校,获得相关信息,这样制定出的计划才会更详细和明确。
多米尼克·迪克斯隆教授称:“来法国留学越早越好!”什么是“早”?他解释,法国的学术门槛相对较高,要求学生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尤其是理、工科,而国外学生往往很难适应我们的教学模式和要求。如果能在中学或高中就到法国学习,及时培养适合法国学习模式的思维方式和构造相应的知识体系,就能更有利于系统学习。他还提到,在偏于强调专业教学的英、美国家留学则不需要考虑这一点。所以,应该辩正地看待出国的年龄时机。针对不同国家制定不同的计划。
汉努·特乌特教授同时强调,中国学生要在出国前就开始培养集体学习的能力。他形象地说,一个好的球员,不仅要踢好球,还要善于把球传给别人,有时候团体互助比个人努力更重要。
今后还欢迎中国留学生吗:
非常欢迎并积极期待与中国交流
在中国留学生人数逐年增多的情况下,外国大学会考虑提高中国学生的留学门槛吗?
就此,迪埃特·伦森教授说,他们也许会考虑选择性地接收学生。他们更欢迎那些在德长期学习的学生,并且,会考虑在经济上适当提高门槛,一定比例地增收学费。相信,这样更能保证教学质量。
多米尼克·迪克斯隆教授说,目前我们的学费还没有涨,在今后几年,学费也许会增长2%-3%。当然,我们仍然非常欢迎中国留学生,我们一直将中国留学生看作是中法交流的一个民间平台,在法国也有很多人学汉语和中国文化。目前,我们就有25位教师在上海做交流访问。
斯图尔特·卖卡钦教授表示,他十分欢迎中国留学生,更愿意与中国在各方面进行合作。“我们刚与中国教育基金会协商签署了一个协议。协议规定,中国每年选派20人到新西兰攻读博士学位,中方负责其生活费和国际旅费,我们则负责承担他们全部的学费。”
罗德里克·弗雷泽博士也表示,非常愿意在加拿大看到越来越多的中国留学生,这样更有利于我们与中国之间的交流合作。他说,他本人就十分喜欢中国文化,他先后35次来到中国,现在,他可以完整地画出中国地图,并准确地标出他去过的地方。
附言
随着中国留学生日益增多,世界各名校都对中国学生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外国校长提到中国学生普遍缺乏挑战精神,这显然有悖于当前我国教育所提倡的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目标。
如何鼓励中国学生勇于挑战?我们应该清楚地认识到:挑战精神的追求源于人格力量的支撑。这里的“人格”并非日常概念中所指的偏重于道德品质的“人格”,而是指人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只有具备独立思考能力的学生才敢于怀疑、勇于挑战。显然,人格的培养和形成不是孤立的,而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在学生获得知识、掌握技能以及参加各种活动的过程中形成并完善人格特质的。然而客观地说,目前我国基础教育的培养目标中,鼓励学生勇于挑战,培养新一代创新型人才——对这种创新人格的要求,并不清晰和到位,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