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成都商报讯
广东、浙江鞋业的先行者说,别小看做鞋,它可以带来数亿元的收入,可以提供数百万个就业机会,可以将一个小镇改造成繁华都市。如同候鸟迁徙,现在,发展了10多年的东部鞋业将逐步飞向孕育着更高利润的西部。
东部鞋业是如何发展的?为何要向中西部转移?四川成都该如何应对这一历史浪潮?日前,本报记者赴广东、浙江调查,解读这一历程。
东鞋,曾占鞋业大半江山
7月底,广州环市西路环球国际商贸中心,这栋10层大楼里聚集着500多家鞋业企业。据说一楼的商铺可以卖到15万元每平方米,堪比春熙路。离鞋城不远就是金马鞋材城。成都大的制鞋厂80%的鞋材都从这里采购,因为这里的鞋材最齐全。
在广州市白云区恒昌塑胶模具有限公司,总经理何先生向我们展示了“伍兹”代言的高尔夫鞋模具,这种高档鞋的模具都是他们公司生产的。何先生说,每年他们都要接到鞋企很多的模具订单。而在成都,正缺这种做塑胶模具的企业。
据了解,广州地区有鞋厂1000家左右,东莞有1200多家鞋厂,深圳有鞋厂400多家。制鞋业的发展,也带动了鞋机、鞋材业的大发展。据不完全统计,广东各地鞋材、鞋机生产企业达3000多家,台湾地区绝大部分鞋机、鞋材厂家都落户在珠三角一带。广东制鞋业及相关行业从业人员达200万人以上。目前我国鞋业总产值达3600亿元,其中以广东、浙江、福建为主的沿海地区就占到75%以上。
求生,“西移”已是大势所趋
10多年过去了,地价涨了,工资涨了,城市发展了,东部制鞋的利润越来越少,东鞋的使命似乎也快要完成了。西迁,成为东部鞋企不得不思考的一个问题。
这是全国鞋业格局正在发生的历史性转变。服务业、高科技高附加值的产业成为东部城市的首选,传统的鞋业生产基地面临向西部低成本地区转移的命运。
越秀区皮革鞋业商会会长朱伟文颇有感慨:广东在鞋的开发方面全国领先,但现在面临人力、电力、环保等问题,很多大企业在研究如何应对,做外贸的鞋企大多有向西转移的意向。成都武侯西部鞋都现在到广东招商,也正好赶上了。
广东的鞋厂正深受工人、能源短缺之苦。《亚洲鞋业》杂志执行长蓝玄图介绍,《亚洲鞋业》调查发现,广东甚至有部分鞋厂缺工近六成。有的鞋厂每天招人,同时每天都有工人离开。广东《羊城晚报》在一篇文章中说:百万民工撤出东莞,预示一个加工产业时代终结。
而更令鞋企老板头疼的是,广东产业结构的调整使早些年对制造加工企业的优惠政策正在逐渐消失。考察中我们得知,广东已就“东鞋西移”出台了相关政策。在东莞,政府规定,当地制鞋企业每腾出一亩地,政府就将给予企业1万元的奖励。
“西迁已是大势所趋。”东莞的一位台商说。蓝玄图认为,劳动密集型的制鞋业大约每20年转移一次,未来3至5年,将有大量“东鞋”“西移”。特别是做内销的鞋企,还将借机发展西南市场。
“东鞋西移”是一次几十年一遇的历史机遇,而四川、成都需要做的是如何把握这一机遇……
本报记者 余文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