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旭峰
好的儿童文学作品并不表现生活的琐碎苦恼,也从来不摆事实讲道理,而是一种淡淡的超越现实,表现出一种圆融自得的大气,散发着人性的馨香。即便是带有些许教育的色彩,它的前提也必须是文学的,从内容到意义都是文学的,是一种感性的领悟,而不是张牙舞爪的说教
儿童的成长的过程,一方面是知识经验的逐步增加,另一方面也许更是一种失落,一种对自我本真状态的风化流失。 儿童文学的创作者要认识到,儿童是和成人完全不同的概念,有着他独特的情感和心理,尤其是他的好奇、喜悦等特质最为珍贵,不能被轻易扼杀
我们的教育观念存在较多的利益倾向,所谓经世致用,而这种价值观念容易遮蔽儿童纯朴的探索和审美方面的需求。而事实上,人的想象力应该是优先于科学知识的。儿童文学是独特的想象和幻想的艺术,能够保持住人类心灵家园的水土流失。因此,杰出的儿童文学,其读者,不仅是孩子,还应该使大人也同样津津有味
19世纪,英国维多利亚女王一口气读完《爱丽丝漫游奇境记》,兴奋得不能自已;20世纪,美国总统罗斯福将《柳林风声》连读三次,激动之余亲自向作者写信道谢;21世纪,英国查尔斯王子看完《哈里波特》,长叹“居然有人能写这般奇妙的书。”这几部作品,都是世界儿童文学宝库中的经典,已成为人类历史上的不朽篇章。
然而在过去,在我们传统的眼光中,这样的题材却是不登大雅之堂的。从内容来看,《爱丽丝漫游奇境记》不过是一个小姑娘颠倒怪诞的梦,《柳林风声》讲了一群柳树丛中小动物的故事,《哈里波特》凭空塑造了一个魔法世界,自成人看来,都是些鸟言兽语,荒诞不经的东西。然而,这正是儿童文学的与众不同之处。儿童文学的意义并不在于给与多大的教训或者知识,而是就像孩子的玩具、游戏一般,满足儿童的需求,使其得到愉悦。
好的儿童文学作品并不表现生活的琐碎苦恼,也从来不摆事实讲道理,而是一种淡淡的超越现实,表现出一种圆融自得的大气,散发着人性的馨香。即便是带有些许教育的色彩,它的前提也必须是文学的,从内容到意义都是文学的,是一种感性的领悟,而不是张牙舞爪的说教。
儿童文学观念的进步是社会现代化的重要体现。随着近年来观念的逐步解放,国内的教育理念和视野都有较大的拓宽,很多家长开始重视对孩子的教育投资,尤其是早期的教育,于是购买书籍往往成为首选。但受传统影响,家长选择的儿童读物往往和实用价值关联密切,体现出强烈的认知和经验倾向,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往往被遗珠。我国的儿童文学长期以来发展并不尽如人意,主要受到两种因素的冲击:
其一,从本质上来说,传统的“儿童观”并没有大的改变。历史上,人类一度对儿童的认识存在着误区,要么将儿童看作成人的预备,要么索性将儿童视为缩小版的成人。前者使得成人以居高临下的姿态,将儿童作为教育的对象,强制灌输干涉,造成一种压迫和被压迫的受动关系;后者则将成人的语言、行为、规则等约束儿童,窒息他们的天性。这两种认识直到今天还有很大的社会市场,如前者导致很多家长盲目给儿童增加认知学习的压力,要求“全面发展”,不顾他们的主观愿望强迫孩子学钢琴、舞蹈、绘画等“技能”,后者往往以赞许的姿态对儿童无意识模仿成人行为给与肯定性的刺激,使其逐步固定,导致现下“少儿成人化”盛行。事实上,儿童是和成人完全不同的概念,有着他独特的情感和心理,尤其是他的好奇、喜悦等特质最为珍贵,不能被轻易扼杀。著名的英国湖畔派诗人华兹华斯有一句名诗:“婴儿原是成年人的父亲。”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儿童不是没有长大的成人,恰恰成人不过是长大了的孩子,而这个成长的过程,一方面是知识经验的逐步增加,另一方面也许更是一种失落,一种对自我本真状态的风化流失。
其二是教育功利化的冲击。我们的教育观念存在较多的利益倾向,所谓经世致用,而这种价值观念容易遮蔽儿童纯朴的探索和审美方面的需求。因此,在目前泥沙俱下、龙蛇混杂的儿童读物市场,赤裸裸的认知和经验类书籍容易受到家长的偏爱,即便是低幼儿童的读物,也囊括了很多生活知识,如果是故事,也多半要总结一个经验教训,从中得到家长预期的“收获”。这种方式自然是儿童教育形式的一种,然而一旦过头泛滥,则这种“有用”容易导致平庸化的结果。这种行为,骨子里还是主客体分离的“白板说”,将儿童当作一张白纸,然后将知识技能“复印”上去。而事实上,人的想象力应该是优先于科学知识的。儿童文学是独特的想象和幻想的艺术,能够保持住人类心灵家园的水土流失。正如爱因斯坦所说:“想象力远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并推动着进步。想象才是知识进化的源泉。”逼迫儿童接受过多的知识学习,效率很低而且容易扼杀他们最可贵的幻想精神。反过来,如果成人适当的补充儿童文学的阅读,得到一种暂时回归童年的心境,反而有利于人的身心发展。正因为如此,所以杰出儿童文学的读者,从来不仅仅是孩子,很多大人也同样津津有味。
目前,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进一步繁荣,越来越多的国外优秀儿童作品来到中国,但是,很大程度上尚未引起全社会应有的重视。一大批卓越的文本,如《鸟雀上的孤岛》、《时代广场的蟋蟀》、《小王子》等等虽然已经得到不少读者的喜爱,但传播并不广泛,除了安徒生,很多人对著名的儿童文学“纽伯瑞奖”也知之甚少。加上国内虽然儿童读物看去似乎一片繁荣,但是真正的有专业背景眼光,可以较好为儿童选择精神食粮的书店也几乎是凤毛麟角,这些,都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儿童文学的健康发展和传播。因此,呼唤儿童文学的回归,放开手脚让孩子们奔跑在儿童文学的原野上,应该是我们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们民族有着不可估量的深远影响。
(作者单位:上海师范大学文学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