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劳斯莱斯到宾利:探访世界最尊贵车厂
大片大片的牧场中间,有一个汽车厂。每天早上,工人们骑着自行车来上班;穿上绿色工作服干一天活;然后骑着自行车下班。他们中有很多父子,甚至有一些祖孙三辈都是这里的工人。他们生产出来的汽车被卖到世界各地—美国、欧洲、日本、中东、中国和其它地方,被那里最有权势和财富的人竞相追逐,这些成功人士据说大多有着丰富的国际背景。而这些为财权人士奔忙的工人们,也许只是祖祖辈辈生活在这里而已。
文、图/丁丁
四月的英国,乍暖还寒。清晨醒来,窗外铺着一层薄薄的轻霜。举目望去,湿漉漉的牧场上零星点缀着些大树小树,枝桠上几只麻雀飞来飞去。居处是一座法式别墅酒店,但古老的建筑依然透着传统英伦风格。酒店门口安静地停放着客人们的座驾:宝马、奔驰、捷豹、萨博、奥迪、大众、mini、福特,等等,除了此处的主人—宾利。
即使在其故乡英国,在街头遇见一台宾利的机会仍然不会太多。在伦敦逗留了三天,我只在最繁华的国际名店街和游客如云的温莎堡看到过一台黑色宾利和一台红色宾利。当然,在那个清冷的早晨,宾利早已不是一位陌生朋友。前一个晚上,正是一台宾利欧陆飞驰,把我从曼彻斯特机场送到这里。而此处,距离其诞生地仅仅一步之遥。
在黑夜中乘坐宾利是一种别样的感受。绅士派头十足的司机从容不迫地驾驭着这头温文尔雅的猛兽。毫无疑问,在限速公路和乡间小道上,飞驰此夜的角色是一位西装笔挺的尊贵绅士,抑或身着礼服、款款而行的优雅女郎,而非一头狂野的猛兽。尽管如此,司机偶或轻踩油门,这位壮硕的绅士立刻收紧肌肉,加速疾行。坐在副驾驶座上,明显感觉较之纯种跑车,飞驰要敦实不少,但宛若传说中飞驰的神象,壮实的飞驰同样敏锐、迅捷。乡间小道只容两车擦身而过,两边是牧牛的草地,偶或经过一些住宅区,一处处民宅与周遭的草地和门口停着的车融为一体,勾画出英国小镇居民的生活轮廓。氙气灯照出老远,在这黑夜的光亮中穿行了大约半个小时后,宾利故乡的空气已经围住了我们。
与英国女王享受同等待遇
第二天上午,轻霜彻底散去的时候,我终于来到了位于克鲁郡的宾利车厂。工厂正门口上方悬挂着一个巨大的宾利标志—银色双翅在黑色B字母两翼张开,标志两边书写着巨大的“BENTLEY
MOTORS(宾利汽车)”字样。
工厂有四个主要车间,分别是主车间、发动机车间、内饰车间和Mulliner车间。主车间一端的上方高高悬挂着代表宾利精神的五个关键词:Driving(驾驭感)、Racing(极速)、Power(动力)、Craftsmanship(手工艺)和Design(设计)。车间里同时运行着两条生产线:一条生产欧陆系列的GT和飞驰;一条生产雅致系列和Azure。整个工厂的4000多名工人几乎无一例外地穿着绿色工作服—是的,这便是世界闻名的“英国绿”。英国赛车的代表色是绿色,其来源正是当年在勒芒赛场上纵横驰骋的宾利赛车。2003年,73年后重夺勒芒赛冠军的宾利7号车正是身披绿装。现在这辆赛车被保存在车厂的一个小博物馆里。
“整条生产线只有6台机器,其他全部由手工打造。”克鲁体验中心的Tim
Moors先生介绍说,“打造一台飞驰需要144个工时,打造一台雅致则需要5个星期左右。”一位在克鲁郡工厂工作了20多年的工匠如此描述他每天的工作:把在恒温恒湿环境下保存一定时间的23层胡桃木在2000磅压力、35摄氏度温度下打压4分钟,制作成中控台半成品;现在他每天制作大约40个这样的半成品。宾利车中控台和其他一些重要部位的木纹都是左右对称且独一无二的。这位木匠解释说,木纹和指纹一样,是独一无二的;要制作左右对称的木纹很简单,把木材切成很多薄片,同一部位的翻过来左右互接便相互对称了,当然要接得天衣无缝还是需要很高的技艺。
另一位工匠的工作是检查牛皮。每张牛皮大概有5平方米大,一台欧陆GT需要消耗11张牛皮,飞驰是14张,雅致是17张甚至更多。宾利的内饰全部选用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牛皮,因为那里的牛是圈养,皮质细腻且没有瘢痕。这位工匠的工作便是为这些高级牛皮挑刺:有明显缺陷的地方贴上蓝色标签,这部分牛皮就算报废了;有细微瑕疵的地方贴上绿色标签,这部分牛皮可以使用在座椅下方等不显眼的部位。他做完标记后,电脑便为这些牛皮拍照,并确定最佳裁剪方案。他每天的工作量是检查5到6台车的牛皮。
这种手工打造的传统在Mulliner车间里达到了极致。历史比美利坚合众国还要悠久的Mulliner从前是英国皇家邮政的御用马车制造商,在人类进入汽车时代后开始打造汽车车身。早在1924年,Mulliner便与宾利有过合作。1952年,Mulliner为宾利打造了当时世界上速度最快的四座跑车欧陆R-Type,这一经典车型也是今天欧陆GT的灵感来源。如今Mulliner是宾利的量身定制部门,专门为宾利雅致客户提供定制服务。据介绍,85%-90%的雅致车主会要求改装,33%左右会到克鲁郡参观工厂—30%左右会要求定制,其中包括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
Mulliner的接待室里陈列着一台女王在加冕50周年庆典上使用的座驾的全真模型。雅致和Mulliner品牌总监Derek
Davies先生介绍了女王座驾的几个特色:一是透光性好,视野好,适合电视转播,让大家看得更清楚,同时为了保证私密性,安装了窗帘;二是车内非常平坦、舒服;三是为方便下车,门是往后开的,可以开90度,还安装了小梯,开门后会自动翻下来,可以让女王很优雅地下车。“至于女王选择了哪些个性化配置,这是个人隐私,我不能告诉你。如果你是我们的客户,我们同样会充分保护你的隐私。当然,你也可以像女王一样,提出你的所有要求,我们同样会满足你。”Derek说。
此间已无劳斯莱斯
时过境迁。仅仅四年前,这里还是劳斯莱斯和宾利两大汽车品牌的共同诞生地,而此刻,此间只剩下了“新贵”宾利。
说宾利是“新贵”,未免有些牵强。诞生于1919年的宾利公司早在成立之初便推出了马力高达85匹的3升车型—宾利3.0,最高时速突破130公里,是当时最快的汽车之一。从1924年到1930年,宾利3.0的衍生车型五次夺得勒芒赛冠军,宾利从此名扬天下。虽然后来由于经营不善而被劳斯莱斯公司吞并,但宾利的传统和名声大体来说还是一以贯之的。如今已届耄耋之年的宾利似乎不应该被称为“新贵”。
不过相比老大哥劳斯莱斯,称宾利为“新贵”却又未尝不可。论年龄,诞生于1904年的劳斯莱斯如今已是百岁老翁;更何况,曾经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岁月里,宾利在事实上成为了劳斯莱斯的小弟。克鲁郡的这个车厂,从1946年建成以来便一直是劳斯莱斯和宾利共同的诞生地,直到2002年经过那场汽车界闻名的大纷争,劳斯莱斯的商标使用权归属宝马,而宾利品牌连同克鲁郡的这个车厂则并入大众集团。银翼天使的标记从此离开了克鲁郡。对于这个世界上最尊贵的车厂而言,宾利大概算得上是一个上了年纪的“新贵”。
也许还有两个理由可以支持这一说法。首先是生产规模。1980年代初,这个车厂里诞生的97%的车是劳斯莱斯,只有3%是宾利。到兄弟分家前的2000年左右,宾利产量占到了车厂总产量的80%-85%。分家后的2005年,根据
《欧洲汽车周报》 公布的数字,宾利的全球销量是劳斯莱斯的10倍多。
这其中当然有市场定位和定价策略方面的因素,而这些因素恰恰体现了宾利的“新贵”形象。Derek如此描述劳斯莱斯和宾利的差别:劳斯莱斯是纯豪华车,优雅、古典;宾利有赛车的传统、赛车的性能,宾利车主喜欢享受豪华,也喜欢自己驾驭,他们有积极的人生态度,也许会比劳斯莱斯车主稍微年轻一些。当然,年轻时候选择劳斯莱斯、老来偏爱宾利的女王陛下例外。
Made in Crewe
在一切高档产品领域,原产地无不扮演着神话一样的角色。“法国制造”和“意大利制造”代表着高级时装的至高地位,“瑞士制造”代表着高级钟表的至尊,“法国制造”代表着高级香水的王座。在汽车领域,“美国制造”意味着生猛、粗糙,“日本制造”意味着精细、稳定,“瑞典制造”意味着安全,“德国制造”意味着科技领先,而“英国制造”则意味着尊贵。
随着罗孚汽车被中国两大汽车集团瓜分,英国已经没有大的自主汽车品牌。Mini和劳斯莱斯被宝马吞并,宾利被大众收购,阿斯顿·马丁、路虎和捷豹并入福特。然而,无论是美国人还是德国人,无不继续强调这些品牌的英国血统。阿斯顿·马丁的特点是,不但车子是在这家小厂制造的,车子的维修保养也在该厂进行,汽车从世界各地回到岛上。四年前,宝马得到了光秃秃的劳斯莱斯品牌,不但没有把劳斯莱斯放到慕尼黑生产,还选择了一个据说比克鲁郡还要英国味的地方—古德伍德(Goodwood)。“英国制造”的威力可见一斑。而克鲁郡的这个车厂,经过整整60年岁月的洗礼,无疑已经成为全英国乃至全世界最尊贵的车厂。
不过告诉你一个秘密,希望你不要觉得太惊讶。汽车厂的停车场大多蔚为壮观,我见识过国内某中小型车厂的停车场,几千辆同一型号的车停放在那里,那场面已经非常吓人,大车厂的停车场我简直是不敢想像。宾利的停车场当然没那么大,毕竟是最好的车,数量有限。不过宾利的另一个停车场却不小,那是停放自行车的。宾利的工人要么走路上班,要么骑自行车上班,开车的占很小比例。不是没车,而是因为住得近,根本没必要开车。
版权声明:本稿件版权由南方报业传媒集团《mangazine.名牌》精英男性杂志及相关著作者共同所有,现根据书面授权特别许可新浪网、网易、搜狐网、TOM在线、和讯网,可在保留本版权声明信息,显著位置标明《mangazine.名牌》、期号及著作者名称后,基于公益传播用途刊登。任何没有获得直接书面授权,包括但不局限在各类印刷出版物上擅自刊登摘编,即视侵犯著作者权益,本社将交由广东南日律师事务所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柯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