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雕:愈禁忌愈美丽
文/菡阁 图/杨长虹
导语
温润如玉却非玉,色泽近瓷却非瓷。象牙,从它的价值被发现伊始至今,高贵与残忍、精湛与禁忌、美丽与血腥,就一直与之紧紧纠缠,不离不弃。
文人总喜欢拿它形容美好女子的肌肤;印染师傅却往往穷尽一生想要染出和它颜色最接近的织物;而它到了雕刻师的手里才算找到真正的归宿——作为一种高级工艺品的素材缔造一段鬼斧神工的佳话。
从此,象牙成了牙雕,它的美更丰盛,也更脆弱。
正文
象牙雕刻,以材料珍罕、工艺精湛闻名于世,是中国艺术领域里独树一帜的骄傲。
但差一点,就成了濒临绝境之花。
上世纪80年代,欧美国家兴起用象牙做首饰,日本厂商用象牙做钢琴琴键,中东的石油富豪们竟热衷于用象牙做建材装饰豪宅,这种完全不经艺术加工大量耗用象牙的现象,导致国际市场上每天的象牙交易量竟超过1吨,滥捕滥杀非洲大象越演越烈,野生象群急剧减少。1989年10月,包括中国在内的90个国家在瑞士通过决议,决定从1990年1月18日起执行禁止象牙原料及制成品贸易的禁令。
于是牙雕艺术品作为国家禁售项目,基本就远离了普通人的视线,除了偶尔能在博物馆和某些拍卖会上惊鸿一瞥外,牙雕行业更是一片凋零。
随着2002年11月召开的第十二届《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缔约国大会决定,有条件地允许个别国家开展象牙的国际贸易后,2004年5月1日起,我国也在全国实行象牙制品定点加工经营和象牙制品统一标记的管理制度。全国由国家林业局和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特许经营的厂家也不过三家,“超群象牙世家”就是其中之一。“超群象牙世家”三代人近百年来均在广州从事牙雕艺术创作与经营,其祖传和收藏的各类牙雕作品达数千件。
近日作为南派牙雕根据地的广州,由广东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和广州市荔湾区人民政府主办的《巧夺天工牙雕精品展》,在“禁牙”十多年后首次让大批牙雕精品重见天日。此次展览展出的2000多件藏品就来自广州久负盛名的“超群象牙世家”。现任主人区国权说,这些牙雕作品,全部经国家林业局审查作出标记独立编号,并获得国家林业局、工商行政总局联合颁发的《象牙收藏证》。
展会上最受瞩目的是《韩熙载夜宴图》。这是将北京故宫博物院珍藏的国家一级文物、五代南唐画家顾闳中的名画《韩熙载夜宴图》从平面变为立体的直接临摹。这是由十几根象牙拼在一起雕刻的大型作品,这类手法仅见于现代。48个人物神态各异,毫无重复;亭台花树间杂于人物之间,布局相当巧妙;最难得的是通电之后,舞池中的两名舞姬开始翩然旋舞,而所有雕栏上的灯都会一一点亮,好似顷刻间就到了饮宴行乐的高潮。该作品耗时8年,集中了国内杨青山、郭敏琪、陆鸿波、陈乃昌等南北两派大师的心血结晶,可以说是牙雕 史上一次没有先例的传世合作。
而这次展出的另一件不凡的展品就是象牙球中的极品。象牙球是南派牙雕的招牌绝活,一代牙雕大师翁昭曾经以24层象牙球在1915年的万国博物展览比赛会上获得大会颁发的工艺特种奖。展出的牙球直径近20厘米,共有60层,每层厚度不超过1毫米,层层皆可转动。据称,该牙球为当今世界各牙雕藏品中层数最多、体积最大、分量最重的象牙球。北京人民大会堂收藏的象牙球才50层。传说当年日本人非常眼红中国象牙球的分层技术,也制作了一个30层的象牙球拿到博览会上向中国叫板。谁知道两球同放入明火开水中一煮,就立分高下——日本牙球是以黏胶合成一煮就散,而牙球不开边的才算中国广州正品。
策源
这样的技艺没有通过几千年的沉淀,也不可能达到独步天下的水平。
其悠久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旧石器时代居住在周口店的山顶洞人,他们的随葬品中就有以牙雕作装饰品;但真正可以称之为精美艺术品的,却是以浙江余姚河姆渡、山东宁阳大汶口为代表的新石器时代。
象牙雕刻第一次作为正式的手工行业被记载下来的是周朝,据《周礼·太宰》记载,周朝的手工业称为“八材"”,包括珠、象、玉、石、木、金、草、羽,其中说到“象曰磋”就是象牙雕刻和骨制工艺的泛称。各个诸侯国向周天子进贡时,象牙也是主要贡品之一。整个春秋战国时代,象牙雕刻的工艺技巧和制作规模都达到很高的程度,在韩非子《喻志篇》里记载有一个宋国人用象牙雕刻楮叶,3年刻成,放在真楮叶里分不出真假;在《战国策》里也有象牙床的记载:“孟尝君出巡国至楚,献象床……象床之值千金。伤此若发漂卖妻子不足偿。” 秦朝的丞相李斯在他的《谏逐客令书》中干脆将“犀象之签”(象牙工艺品)和昆山之玉,随和之宝,明月之珠,夜光之璧等宝物相提并论,足见象牙工艺品的名贵。自此牙雕成了贵族阶层炫耀权力、财富、地位的象征。它的功能和魅力在《史记·微子世家》记载“纣始为象箸”时,就被夸大到足以“亡国”。
唐代是象牙雕刻史上的一个高峰,牙雕是士大夫社会里最流行的雅物与珍玩。唐代五品以上的官员上朝见皇帝时要手持象牙,一般的文化人也以象牙为贵。日本遣唐使曾携带象牙雕刻品回国。至今日本奈良正仓院还藏有唐代中国雕刻的红牙拨镂尺、绿牙拨镂尺、白牙尺等。象牙雕刻发展到宋元之后,由于城市经济和海外贸易的发展,已经开始从封建帝王、贵族独立的狭小圈子中解脱出来,开始具有一种商品的性质,这为明清以后的象牙雕刻进一步发展开辟了道路。
明清两代是中国牙雕发展史中的最辉煌阶段,尤其是清代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最为声誉鼎盛。当时随着竹、木雕刻艺术的高度发展,以象牙为材料的牙雕工艺也普遍发展起来,雕刻艺人在融入竹木角雕的风格时,保留了象牙的自身特点——比起竹、木材质来,象牙的细腻和韧度有更广的创作空间,可以表现各种难度系数极高的工艺,况且还能以其洁白玲珑、温润典雅的风貌取胜。所以宫廷、官府、民间作坊鼎足并存,雕刻工艺日渐细腻繁复,人物、花鸟纹饰多仿照绘画笔意,着色填彩均有一定章法,以典雅高贵为一贯风格。这个时期出现了南北两派牙雕的两个代表——广州牙雕与北京牙雕。北派以北京的传统平雕为主,多以古装的仕女、人物、山水、花鸟为题材,有的还采用了着色、染色的手法(其中染色这一项绝活目前已经接近失传);南派则以广州制品为代表,著名的产品有象牙套球、画舫、西洋棋等等,手法也多见圆雕与透雕。圆雕用以制作实心、立体工艺品,如人物、动物、山石风景等;透雕用以制作花舫、花瓶、花塔、蟹笼、牙球等通透玲珑的品种。
当时广州占尽惟一通商口岸的优势,所有从海外进口的优质象牙必须先在广州登岸,然后才能输送到北京以及其他地方,以至在广州大新街一带出现了“象牙街”的美称。清咸丰三年(1853年),广州成立了中国民间首个象牙手工业行会组织——象牙会。这时的宫廷作坊里有一半的牙雕巧匠有半数以上都来自广州。数百年间先后出了陈祖章、黄振效、李爵禄、翁昭、梁为、冯公侠等几代牙雕大师。
所以既是贡品又是商品的牙雕,无论出口贸易、内府进贡、民间消费,广州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清代末期其他地方也有牙雕,如上海、福州均有出品,其中上海尤以精雕细琢的“象牙细花”的小型牙器见长。
品鉴
当年从广州登岸的象牙一般不外乎来自世界上最大的两个产地:一部分是印度、泰国、缅甸等地为主的南洋,另一部分则来自非洲。
我国古代黄河、长江、珠江流域以及云南一带也曾经是大象的繁衍生息之地,不过由于气候和环境的变异,至今我国境内的野生大象已经几乎绝迹。所以在唐代以后,不断有海外的象牙大规模地进口到中国。据《宋史食货志》记载,一次就从国外进口象牙7795斤。
世界上最好的象牙都来自非洲,非洲象牙多呈淡黄色,质地细密,光泽好,硬度高,但在气温悬殊变化的情况下易产生裂纹。其中坦桑尼亚的象牙堪称上品,细腻、坚实、润白,有特别柔和的光泽。而亚洲的母象不生牙。在锡兰竟连公象也不生牙,亚洲各地所产象牙的颜色比较白,但过段时间后会逐渐老化,色泽泛黄,光泽亦差,其牙质的硬度低于非洲牙。
而最上乘的象牙一定要取自活体,这样才能最大限度保证象牙的洁白,否则牙质就要发灰。
象牙约有三分之一为其牙根,长在牙肉内与骨头相接,是空心的,称之为管口或者牙筒;而三分之二的部分露出肉外,其前端逐步尖锐,称为牙尖;中段实心部分叫牙段,是象牙质量最好的部分,也是惟一一个可以让象牙雕刻师们可以有所作为的部分。
工艺
尽管象牙雕刻发展到今天,工艺已经细致到车、凿、锯、铲、锉、雕、刻、磨、腐蚀、镶嵌、编织、彩绘、熏旧等多种手段。但总的说来,象牙雕刻一般不外乎分为三个大的步骤:凿活、铲活和磨活。
“凿活”包括牙雕的选料和设计。因为象牙本身非常贵重,所以要求设计师根据象牙的长短、粗细、色泽设计图案,充分利用每一分每一寸的原材料。其中选料就包括锯牙,俗称“开象牙”。这是重要工种,开料是否合理,锯位是否精细,都是获利关键,据说这一道手工要求的标准比“开玉”的难度系数要高很多。故多在店内开锯,便于店主参与观察。“超群象牙世家”的现任主人区国权从祖业上继承下来的就是“开象牙”这一工种,再没学习过其它雕刻的活儿,也算是应了“术有专攻”那句老行规。
牙雕中的行话“铲活”也就是雕刻,是象牙制作中最关键的一环。象牙的雕刻十分讲求神韵,高超的雕刻工艺不仅能塑造完整细腻的造型,更可贵地是将人物、动物的神态和丰韵展现出来。另外,由于象牙在保存过程中容易出现裂纹,所以工艺师还要能灵活巧妙地利用这些裂纹,使雕刻与材料融为一体,形象更加生动。
“磨活”是牙雕的最后一道工序,采用天然的“搓草”和“光叶”打磨,利用叶子本身细细的纹路既能还原象牙本身的晶莹润泽,还不会损坏象牙。
另外,彩色牙雕还要经过“染色”,以前染色均用“石色”,也就是天然的颜料,现在有些也用化学颜料。
由于象牙来源缺乏,牙雕这一行业逐渐式微:南派把注意力转到骨雕上,北派的损失比较大,不仅牙雕部分的花卉已经无人再做(牙雕分工极细,像人物、花卉、楼台、宫灯等部分都各自分开专做),就连“彩绘”这一门绝活也要眼看后继无人。
甄别
对从小摸惯了象牙的区国权来说,鉴别象牙的真假最重要的是要看牙心和牙纹。
牙心是指象牙自牙头开始,有一小黑点,一直延伸到空心的管口部分。如果把象牙尖横断切开,就可以发现象牙的心,大致分三种:太阳心、芝麻心、糟心。以太阳心最好,芝麻心次之,糟心最差,也比较少。
象纹是象牙天然生成的纹路,以牙心为中心向四周扩展,牙纹也变得越来越粗,象牙天然的纹为两组“人”字形纹理交叉成网状,且棱形角大于115度。如果小于115度,则一定是其他动物的牙。
象牙的伪制品只有一种——人造牙,它是采用化学工艺合成,比较容易辨认。人造牙的质量轻,光泽差,无牙纹。有的人造牙故意作出牙纹,但死板呆滞,呈规则的平行线条,和象牙的自然的人字纹、网状纹不能比拟。且人造牙易老化、发黄、变脆。
相对较易同与象牙混淆的材料有鱼牙。
即海洋里的大鱼牙齿,海豹牙、海猪牙等通称为鱼牙。鱼牙亦弯曲呈月牙形,但与象牙相比要短得多。鱼牙的表面有一层珐琅质,比象牙稍硬带脆性,光泽也不及象牙柔和。鱼牙也有心,但都为杂乱无章的糟心。鱼牙的材料和形状,决定了它的雕刻品多为小件或中件,不可能是大件。
另一种常用冒充材料是牛骨或骆驼骨。骨经漂白加工,磨光上蜡等工艺,色也白净,好似象牙。但骨含钙量高,性脆、质轻且松、有细小的黑点和棕眼。由于骨壁较薄的缘故,骨雕产品不可能雕成实心的大件和中件产品。
还有和象牙雕刻品比较容易混淆是鹿角、羚羊角之类的雕刻,这类角有皮,无象牙天然之纹路和心,性如细小的树杈。色泛黄,性脆。所刻的多为小件。由于形小,特征少,鉴别时务须特别留意。
另外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近几年西伯利亚冰层下猛犸化石大量出土,每一年产量稳定,已不属于稀缺资源,在原材料价格上也远远低于非洲象牙。由于猛犸与大象同属一科目,所以目前在市场上最能乱真。不过猛犸牙毕竟已经属于化石,色黄、发脆,光泽不够润,牙纹也达不到115度以上。
投资
区国权自己也是一个牙雕收藏家。很多展品都是他准备终身相伴的私藏。说到牙雕收藏,他认为现在是入市的好时机。就古近代牙雕工艺品目前的价位而言,牙雕是极具观赏价值及存在着价值回归和潜在升值空间的玩物与投资新品种。而且只要温度、湿度得当,象牙可以完好保存上千年。
自上世纪80年代末象牙列入禁售项目后,象牙原材料流通遂告中断。在这种形势下,牙雕工艺后继乏人,存世的牙雕精品势必越来越少(这次展出的大型作品一般都有六七十年历史),价格必将上升。近来书画拍卖有价无市并不景气,一部分资金开始寻找新的投资门路。陶瓷、青铜、杂项等鉴定技术相对象牙要复杂得多,没有象牙较易判断,这也是牙雕容易上路的一大优势。最难得的一点是,牙雕艺术品几乎没有国外回流扩盘的后顾之忧。因为从境外征集牙雕品返回国内拍卖,目前在法律上还是行不通的。国家解禁的网开一面也仅仅限于在国内交易。牙雕艺术品即使在国内创出天价,境外的持有中国牙雕的藏家也只能一声叹息了。
目前市场古近代牙雕品的价格均在同档次的竹木雕品之下。15至40厘米左右的,工艺精湛的明清民国牙雕品大都在数千至数万元间徘徊。而之前,数百年来间牙雕其价格均远在同档次的竹木雕品之上。不过从2005年开始,艺术品拍卖市场上的牙雕作品估价和十年前的市场价格相比约上涨了近20倍。明清牙雕和晚清民国时期的牙雕精品亦首次看到了即将暴涨的轨迹。
版权声明:本稿件版权由南方报业传媒集团《mangazine.名牌》精英男性杂志及相关著作者共同所有,现根据书面授权特别许可新浪网、网易、搜狐网、TOM在线、和讯网,可在保留本版权声明信息,显著位置标明《mangazine.名牌》、期号及著作者名称后,基于公益传播用途刊登。任何没有获得直接书面授权,包括但不局限在各类印刷出版物上擅自刊登摘编,即视侵犯著作者权益,本社将交由广东南日律师事务所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柯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