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谈及国内“最具活力的电视频道”,CCTV-2
经济频道一定当之无愧。2006年的8月7日,在距离上次改版仅仅17个月的时间,央视2套就再度出手,为打造更接近、更适合观众的具有创造力的电视频道而大张旗鼓。而配合此次改版,2套的一个创新之举,可以说是攫获了众多媒体、商家、观众的眼球,那就是大幅度在全国40家平面及网络媒体上刊登形象宣传广告。7月10日、30日、31日,8月7日、8日,人们在不同地域、不同专业的多家极具影响力的平面媒体和网络媒体上,都看到了以李咏、王小丫等众多CCTV-2王牌主持人为代言人的大幅彩色形象广告。这样的举措对央视这样的大台来说,可谓是开天辟地头一遭。就这样,央视2套在有效利用其他媒体的宣传优势的同时,拉开了自己再度改版的帷幕。
以频道本身的王牌主持人来为本频道做宣传,经济频道其实早已经是轻车熟路。而此次的创新之处在于,2套能够将自己的形象宣传广告大肆投放到其他媒体上。央视2套的胃口之大,由这一创新之举便可窥见一斑。以往宣传经济频道形象的广告片只是在本频道播出,所起到的作用大多是巩固现有受众群;而如今将广告投放到其它媒体上,2套吸引纸媒受众、网络受众的心思可谓是昭然若揭。《中国经营报》、《经济观察报》等七家全国最具影响力的财经报纸;《中国新闻周刊》、《新周刊》等8家全国发行量居先的城市杂志;《新京报》、《北京青年报》等21家都市类报纸;搜狐、网易等4家网站,央视2套的宣传广告可以说是铺天盖地,几乎覆盖了全国最有实力的媒体。充分运用强势媒体的优势,将别人的资源拿来为我所用,央视2套的做法足见其聪慧与先锋之处。
首先从经济频道本身来说,将形象广告刊登到其它媒体上绝对是有利可图的。第一,是能够吸引平面媒体受众,进而获得他们的认可和拥趸。众所周知,在传播链条上,任何一个媒体都有一个覆盖率、传播群的“天花板效应”,当媒体发展到一定阶段以后,就进入了所谓的“平台期”,其观众群、收视率、广告商都会受到单一增长的极限制约,很难进一步扩大,央视2套也不例外。因此,经济频道开始寻求突破,它为自己投放广告的这一做法,其实就是针对激活其它受众群采取的一个重要举措。 它所投放广告的媒体都有自己特定的受众群,这部分受众中肯定有多数不是经济频道的固定观众,所以以形象广告来吸引这部分人群关注经济频道是将他们转化为自己的传播对象的第一步。第二,是制造焦点。毫无疑问,像央视2套这样的知名频道,大张旗鼓地在40多家平面媒体和网络上推销自己,这种惊人之举本身就已经吸引了无数关注的眼球。这就是2套的聪明之处:主动参与、创造焦点,使自己成为其它媒体的主角。利用其它媒体的优势与影响力,来推广自己的品牌形象,2套做得驾轻就熟。第三,“酒香也怕巷子深”,2套深谙此道,所以它会选择在多家媒体上宣传推销自己,把品牌打出去,把观众吸引过来,然后才以优质的节目取胜。在这一点上,经济频道明确了解自己此次行动的目的所在,它们充分利用了合作媒体的优势,将别人的知名度、影响力拿来为我所用,开放姿态十分明显。其实以往,央视2套就很注重与各种媒体的合作,只不过此次合作由策划事件、活动直接转到了对本频道的自我推销上。按照社会学的“马太效应”来看,2套此举又会取得成功,不仅会吸引观众的注意,也会引来媒体的纷纷报道,甚至会有专家学者对此举进行详尽的分析,并极有可能形成媒体事件,焦点持续应该会起到连锁反应,而这恰好就是2套的目的所在。第四,对于消费者来说,喜欢一个频道品牌,就意味着能把该频道的一系列节目进行打包。所以,推广品牌形象的策略会使观众的选择变得简单。央视2套此次行动的意图也就是要打造品牌的核心竞争力。以经济频道知名栏目的知名主持人为形象代言,进而打造频道品牌,提升频道本身的影响力。此次,二套的形象广告分为5组,分别是小丫、李咏;马斌、夏丹;高博、小骞;陈伟鸿;赵赫。而投放广告的内容、媒体选择等也并非是盲目的,分别结合了主持人的观众群与所投放媒体的受众群,充分考虑了媒体受众和主持人形象的因素,以相近之处来吸引相近的受众,以此宣传品牌形象。比如说在《北京青年报》投放马斌、夏丹为形象代言的广告,是从马斌、夏丹的观众群和北青报的受众群具有相似之处考虑的。
其次,从受众角度进行分析。尽管现在很多受众在媒体选择上具有多样性的,但是各种媒体之间还是存在着自己的独占读者。而央视经济频道明显注意到了这一点。面对央视2套投放的形象宣传广告,受众被截然分成两个部分:原有的经济频道忠实观众、尚未成为经济频道固定受众的观众群体。对他们而言,央视此举都是新鲜和稀奇的,他们都会感觉到央视在放低姿态,在与观众拉进距离的意图。就前者来说,这种感觉会巩固他们的忠实度,进一步加强收视的“集体无意识”;对后者来说,这会让他们对该频道产生兴趣,从漠视到关注到喜爱,最终通过优秀的节目将他们转化成经济频道的固定受众。从这个意义上讲,2套的形象广告投放能起到扩大受众群的效果。
从合作媒体来看,这其实是一个双赢的结果。无论是哪种媒体,宣传自己就不能够仅仅依赖自我本身,而是必须依靠所有的媒体,要从自己的媒体走出来,走向其它的媒体。对这一点,经济频道认识的十分清楚。此次投放形象广告,2套利用了合作媒体的资源,扩大了影响力,能够招徕更多关注的目光和更多的受众,甚至更多的商家。而同样,刊登广告的媒体,也因为2套这样另辟蹊径的做法,成为了焦点所在。其实,2套与所合作媒体是一个资源共享的关系。他们可以相互借势、相互借平台来进行品牌形象的传播。刊登经济频道形象广告的媒体会因此吸引其它媒体、商家发布广告;同样他们自己也可以借助经济频道来宣传本媒体的品牌形象。这样的合作既可以进行成功的自我推销,也可以达到客户间的相互吸引,当然也就能够扩大共赢空间。
央视经济频道此次的举措,使人们看到了一个具有开放性的媒体的拓新之路。在新经济时代,电视媒体宣传频道品牌形象,更应该加强与其他媒体的合作,要以开放的心态来进行资源、平台共享的合作,达到双赢的效果。这才是电视媒体的未来发展之路。 (责任编辑:willmicr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