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06上海书展人头攒动。
王溶江摄
8月11日,2006年上海大型书展如期闭幕。从8月5日开幕以来,这座城市仿佛处处可闻书声:本地媒体连篇累牍地报道书展活动;王蒙、易中天、周国平等众多名家赶来签名演讲;每天都有2万多人涌入展场,而场外炒卖参观券的“黄牛党”仍络绎不绝……
应该说,近年来人们的日常购书渠道已经很方便,加上网络等新媒介的兴起,许多地方的大型书展、书市都不免寥落转冷。上海书展的此番兴旺景象,在让主办者欣慰的同时,也在提醒着人们:未来的书展,会向何处去?
从“大卖场”到“嘉年华”
大型书展起起落落
多数读书人都对20年前排长队赶书市抢购好书的情景记忆犹新,上海书展组委会秘书长顾行伟提起当年,也是既兴奋又感慨,“那时书市兴盛,虽然条件简陋,往往像个大卖场,但整个社会都处于‘文革’后的文化饥渴状态,大家还是很兴奋,图书资源紧缺啊。”
作为资深出版人,顾行伟对上海大型书市的起落历史十分熟悉。书展的前身是沪版图书订货会,创办于1987年,最初3届,在行业订货会召开同时都举办了面向公众的上海书市,大受欢迎。到了1990年的第四届,随着各地“大卖场”式书市展会的普遍趋冷,上海书市停办,只留下单一的订货功能,直到2004年重办,一开始就将其定位城市的一张文化名片和文化建设的长期项目。顾行伟也认为,现在的书市是带有商业性的文化活动,应该立足于文化含量的打造和积累。
其实,上海书展上的热闹场面并非从今年才开始:2004年,书展首次举办,就有20万人次参观,图书销量1300万元;2005年,参观者上升至30万人次,销售额达2500万元;而今年书展,仅前3天的零售量即超过1000万元。
3年之后,在许多上海人眼里,书展已被认定是个好去处,可以放心地让暑假中的青少年结伴同游,或者作为全家休闲消夏的活动,有人形象地将其概括为“读书嘉年华”。
卖书不再是主要功能
200项活动装点“社会大书房”
据了解,今年的书展,除少量申报品种外,禁止以低于8折的价格售书。因为要吸引最广大的市民群体,而非小部分“资深”读书人,与以往相比,今年的书展有许多“大众化”的转变,举办了多达200项的活动,创了新纪录。这些活动从传统的名家专题讲座、签售、作家手稿展示拍卖,到时尚的现场形象设计、音乐舞蹈戏剧表演、卡通真人秀、有奖竞猜等,内容丰富多彩。
各出版单位为夺人眼球,也在形象展示、环境营造和活动安排上用足了功夫:门票销售上了街头报摊;活动中不乏名医坐堂、亲子沟通等生活实用性项目;场里设有快餐点和超市,买书多了,可以找辆小推车,还有出版社赠送体贴的小手柄;在各场活动间隙,中央大厅里都有一支小乐队演奏,读者大可席地而坐,在音乐和书本的海洋里徜徉……
书展,更像是一间开足冷气的大书房。记者在现场了解到,如果观众有足够的闲暇四处穿梭参加活动的话,即使不看书,一天也能从早忙到晚,既能接触各方名家,参与话题讨论,还能看表演玩游戏,收获各类赠品。在这场“嘉年华”上,卖书已不再是书展的主要功能。
打造文化名片 建设书香城市
定位清晰才能大有作为
据介绍,上海书展采用的是政府扶持、市场化运作的方式,每年由上海文化基金会出资资助,加上部分商业广告和赞助补贴,这样既能避免因参展费用太高,企业缺乏积极性或入场后急于卖书挣钱,也避免了让书展重回当初简陋地摊式的集市状态。书展追求的是长远的社会效益,即:为地方打造一张文化名片和一个公共文化服务平台,建设书香社会和学习型城市,培育大众的阅读和图书消费习惯。
事实上,国内不少省市都有定期举办大型书展、书市的传统,但其中多数仍是临时性的简陋摊档集市,以卖书为主;而在各省市区轮流举办的全国书市及其它图书交易会,则多是以业内交流订货为主,时间短,零售量不高。相比之下,上海书展近年来成绩和影响力的蹿升,除了城市经济基础、出版传统和市民购买力较强外,更多得益于它的清晰定位和创新形式。否则,很难想象,前有6月底刚结束的全国书市,后有本月底即将开场的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夹缝”中的上海书展如何能吸引来众多出版单位和图书作者。
打造新型书展,还有更重要而普遍的意义。今年4月公布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国民图书阅读率已连续6年走低,去年首次低于50%;认同“读书越来越重要”的读者比例也降到了最低点;在读书的人群中,每人每年平均读书4.5本,且1/4的人读书时间在减少,半年才买一本书的读者比例最高;在识字而不读书者中,中年人的理由主要是“没时间”,年轻人的理由是“不习惯”。
与之相对应的,则是国内出版产业的不景气,新书上架率低,图书库存在逐年大量增加。我国目前每年出版图书约15万种,其中六成为教材教辅,其余四成图书中,跟风仿冒、选题重复、内容平庸者不在少数,还有些图书包装豪华、定价过高。
专家认为,目前图书仍是最能体现文化含量的载体,培养全民阅读习惯,营造书香型社会氛围是当务之急。不过,传统的地方性书市、图书交易会功能在衰减,不足以吸引网络时代的年轻一代,而读书活动又带有明显的组织痕迹,影响有限,因此,精心打造更贴近平民百姓、贴近市场的“社会大书房”式的大众书展,正大有可为。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