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东历史上,几乎没有一个国家像以色列那样,在短短的几十年历史里,经历了那么多的战事。然而,其历史上速胜、险胜的传奇故事却掩盖不了这样一个基本的实事:中东地区的持久和平是多么难以实现!就当前这场对黎巴嫩真主党的战斗而言,尽管黎以之间的实力相差悬殊,但以色列真正遭遇到了不对称战争的噩梦。 有分析家指出,只要国际社会对目前这场黎以冲突干预不力,这场不对称的战争还将继续。
难以对付的真主党武装
《纽约时报》在一篇评论黎以冲突的文章中说:黎巴嫩真主党是一个混合物,它既拥有国民军的先进性,又拥有游击队致命的隐蔽性,其“打了就跑”的经典游击战术具有重要意义的现代化改进,它在战场上使用高科技武器,具备了对一个地区超级大国的人口构成威胁的火力。
显然,在这场战争中,以色列无可争议地是强者。正是因为其所具有的压倒性的军事优势,决定了以色列追求的不仅是速胜,而且是决定性的胜利。为此,直接进攻成为其基本战略选择。实际上,在1982年的第五次中东战争中,以色列方面就自信地宣布:这是一场有限的、旨在消除巴解组织在南黎巴嫩基地的48小时军事行动。但实际上,这场所谓的“48小时”的军事行动成为以色列国防军历史上最糟糕的一场战争,黎巴嫩成了以色列的“越战”,直到2000年以色列单方面宣布撤离。历史常常具有惊人的相似之处,20多年前的那场对黎战争今天又在重现。
但真主党武装也承认,就常规战争而言,与它们的敌人美国和以色列相比,真主党的力量还显得十分弱小。但正是这种力量的不对称,迫使较为弱小的真主党采取非常规武器和方法来增强自己的对抗实力,包括自杀性袭击和忍受巨大的痛苦与牺牲。实际上,在真主党等组织看来,非常规战争就是它们的生命力之所在,暗杀、欺骗和绑架所有这一切要么被证明是正当的,要么就因为现实的战斗环境而被谅解为必须。
真主党的力量源泉
在真主党眼中,这种为信仰、为民族献身的精神恰恰就是他们的力量源泉:他们在军事上是不及他们的敌人,但在决心和道义上则占有优势。而且,真主党也并非就是一群乌合之众,他们在人员、装备和训练方面可以说早有准备,且组织和纪律严明。黎巴嫩真主党副总书记、党的第二号人物卡西姆就声称,自2000年以色列从黎巴嫩南部撤军以来,真主党就开始为冲突作准备。在过去的6年里,真主党在黎巴嫩南部地区囤积了大量的武器装备,修建了不计其数的掩体和地道。
面对强大的以色列国防军的进攻战,真主党武装在强化防御的同时,主要采取游击战的方法与以军周旋。而游击战要求具备下述两个方面的条件:第一,需要有自然保护屏障,像高山、密林或丛林,或政治上的有利条件,如脆弱的边界防御或边界由同情自己的国家所控制,以便获取必要的外援。第二,大众支持,包括情报支持、后勤支持和人力支持等等。显然,在这两个基本方面,黎巴嫩真主党具备了得天独厚的优势,特别是民众的支持。一位黎巴嫩村民就这样说道:“对于轰炸我们无所谓。为了抵抗,我们可以牺牲房屋、家庭和儿女。”正因为战场环境的特殊性,决定了拥有高科技装备的以军并未能取得理想中的决定性战果,而且还不得不在动用陆海空军之外征调预备役人员,以便满足不断扩大的战争的需要。
国际干预不力 冲突还将继续
伊拉克战争之后,特别是叙利亚撤离黎巴嫩之后,在以色列看来,真主党已经不再是一般意义上的威胁了,而是以色列的战略威胁。这是因为真主党仍然坚持伊朗式的“消灭犹太人国家“的意识形态和“圣战”思想,而且从伊朗和叙利亚获得大量的、足以威胁以色列北部安全的武器装备。例如,真主党在1996年向以色列北部地区发射了500多枚喀秋莎火箭弹。以色列官方公布,在短短的两周的袭击中,以色列大约损失了1亿美元。
面对真主党的威胁,以色列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其一是预防性防卫措施,即于1996年推出了先进的反火箭系统,其核心是所谓的“高能战术激光计划”,旨在拦截和摧毁黎巴嫩真主党发射的火箭弹。该计划于2000年首次成功地进行了实验;其二是施加外交和国际压力,主要是促使联合国安理会通过相关决议,促使黎巴嫩政府解除真主党武装,将政府军部署到黎巴嫩南部地区;而最直接、最常用的手段则是先发制人的进攻战和快速的地面进攻战。
可以预料,只要国际社会对目前这场黎以冲突干预不力,这场不对称的战争还将继续,它所造成的人员和财产损失仍将继续增大,其地区影响也将越益明显。
(据新华社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