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核心提示
“欣弗”事件波及全国,距离“齐二药制售假药致死人命”事件仅三个月。资料显示,我国每年有20万人死于药物不良反应。大量的药品不良反应事件发生,一个又一个鲜活生命逝去,我们的药品到底怎么了?谁来为药品安全负责?该不该用老百姓的生命来为药品不良反应埋单?
8月9日下午,来自市三院、西南医院、新桥医院、开县人民医院的7名医学、药学专家会聚一堂,共同就“欣弗”问题展开了一场用药安全大讨论。
参与人员包括:市三院院长刘松涛、开县人民医院院长张雨雷、西南医院国家药物临床实验机构主任夏培元、新桥医院药剂科主任张恩娟、市三院急诊科主任阎柏刚、市三院呼吸科主任谢汉华、市三院药剂科主任金蜀蓉。漏洞一无人监管药品流程
记者:有市民提出,“欣弗”事件暴露出药品监管漏洞,是这样吗?
张恩娟:对于药品生产,国外看重的是全过程,而我们只看结果,只要出厂检验合格就过关了。其实,药品质量不是单靠检验能保证得了的,应该要靠整个流程管理的规范来保证。造成今天的局面,我们的相关职能部门在这方面是有责任的。
有一家医院的护士,出于好心,把实验用剩的药赠送给了一位出院病人,结果该病人回家超剂量服用,导致肾衰竭。如果追究责任,那家医院是难脱干系。医院的责任就是要确保用药安全。药厂也应提升产品质量,才能避免更多的药物不良反应出现。
夏培元:国家食药监局安监司总共才5个人,市食药监局相关处室人数更少,如何能保证对药品实行全程监管。漏洞二不良反应监测不到位
记者:“欣弗”事件发生后,网上很多人质疑药物不良反应监测机制,我市的情况怎样?
张恩娟:现有的药物不良反应监测机制的确不健全。除了医院在坚持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几乎没有其他途径。其实,更多的不良药物反应可能发生在医院外,比如小诊所、患者家中,那么他们是否做到了药物不良反应报告?该向哪个报告?药物不良反应机制需要全民参与,才能有效控制和预防药害扩散。我市目前正在加强这方面的建设。漏洞三医院治疗有缺陷
记者:医院是否会对临床使用的药物进行再次检验?
张恩娟:从专业角度来说,出现药物不良反应是正常的,因为个体差异。给一个正常人吃人参,他也会有不良反应。只要药物不良反应控制在正常范围内,就不应该否定该药物。
即使都是通过药品生产资格审查的企业,生产的药品也有质量高低之分,我们只能尽量选择优质优价的药物来治疗,所以我们拿到大公司的药物心里都要踏实些。
医、药、护应该是治疗的三个重要组成部分,但医院往往重视医护,忽视药师在治疗环节的作用。现在的药师普遍成了药房发药的,对于药物不良反应的监测根本无法开展。在国外,药师是要参与药物治疗的全过程的,治疗使用的所有药物都需经过药师把关,药师还会直接参与治疗小组活动。
夏培元:由于现行医疗制度没有规定药师要参与治疗,造成医生说了算、护士跑跑腿的局面。国家规定要按照医院床位或编制的8%配备药师,目前多数医院药师严重不足。专家提醒可以吃药就尽量不要输液
一些市民感冒了就到医院去输液。对此,市三院呼吸科主任谢汉华认为,这是市民认识的误区。因为最安全的是外用,最危险的是打吊针,各种给药方式的安全顺序为:外用→口服→喷雾吸入→静脉注射(即打吊针)。
他说,在国外,输液之前患者必须要签知情同意书,因为输液就意味着风险,外国人不到迫不得已不会选择输液治疗。因此在能够吃药的情况下,尽量不去打针输液。专家观点不良反应不等于医疗事故
记者:你们怎么看待“欣弗”事件?
阎柏刚:目前从已公布情况来看,“欣弗”应该不是假药劣药,和“齐二药”事件有本质区别。
张雨雷:不要把药物不良反应和医疗事故混为一谈,否则容易引起医疗纠纷。决策部门在处理药物不良反应问题时决策不够透明,出现问题后应该及时公布有关结果,否则医院就容易成替罪羊。“欣弗”事件发生这么多天了,我作为院长都没搞清这种药究竟问题出在哪儿。
刘松涛:部分市民始终有误解,认为到医院是不能死人的,其实正常用药也有一定风险的,药物不良反应不等同于医疗事故。
记者 许泉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