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岁的美国康奈尔大学经济系博士生叶茂,到美国读书不到一年,就通过竞争脱颖而出,成为康奈尔大学乃至全美常春藤盟校有史以来的首位来自中国大陆的校董。这不由使人联想到前不久的一条新闻:温州21岁的小伙子刘成当选意大利安科纳市议员。 以前常常会听到有关“玻璃天花板”的抱怨,外来移民或留学生不管多么出色,难以进入当地主流社会。这两位年轻人的成功经历说明了新生代华人正积极地顶破“玻璃天花板”,融入当地主流社会。那么他们的个性与上一代海外华人华侨相比,有什么不同之处?
海选之路
像“超女”一样拉票
到宿舍、食堂、自习室,发放竞选纲领,至少要征集到200个签名
近日,叶茂回国参与洽谈康奈尔大学与中国人民大学的一个合作项目,返美之际接受了新京报记者的采访。记者:你当初是怎么想到参选校董的?叶茂(以下简称“叶”):康奈尔大学董事会共有两个学生席位,每位任期两年,任期交叠。因此,每年由全校学生投票选举一名新校董,接替离任的学生校董。我当初主要出于一种参与的意识,或者称之为“管理的欲望”。说来不怕你笑,我竞选校董的由头居然是我能打嘴仗。我最初不知道学生可以竞选校董。一次,我为了母校人民大学与康奈尔大学的一些合作项目,和康奈尔大学高层争辩,学校应用经济系系主任建议我竞选校董。他说,既然你能为你原来的母校据理力争,将来也能为康奈尔大学维护利益。在他的提醒鼓励下,我报名参选。记者:竞选校董经历了哪些程序?叶:整个竞选过程像一场马拉松赛跑。要不停地演讲和辩论,要在报纸上打笔仗、张贴海报、散发传单,而一开始的报名最烦人。按照校方规定,参选者要获得报名资格,需要先征集到足够的签名,至少200个吧。这有点像国内的超级女声,投票率决定一切。我就跑到学生宿舍、食堂、餐馆、自习室,发放竞选纲领,一遍遍宣传自己的主张。我能在短时间内征集到那么多签名也靠运气。今年2月24日,学校董事会提名委员会在校方网站上公布我和另外3名学生成为候选人。
竞选征程
像“长今”一样坚持
中国式思维的竞选纲领,提出教学“特区”观,很受学生拥护
记者:你的竞争对手实力怎么样?叶:实力很强!他们3位都是美国人,也都是校内顶尖级的学生领袖。记:你觉得自己获胜的原因是什么?叶:要坚守自己的理念。我在竞选期间被妻子拉着看韩剧《大长今》,我就觉得自己就要像大长今一样,在提供最好的饮食的信念支撑下,历经曲折最终会获得成功。(叶茂告诉记者,因为自己的华人身份,他曾经遭到校园内的保守派势力的猛烈攻击,但他始终顶住压力,以理服人,“我的每一条主张都是为了整个学校的利益。”而那些无端的指责反而增加了人们的同情和支持。)我的竞选纲领是“betterteaching,betterliving,betterrank-ing”,就是说,为康奈尔带来更好的教学、更好的生活、更好的排名。我提出有计划、有步骤地向学生公开对教师的评估结果,以促进教师认真教学。其中的“特区”观很受学生拥护,就是先在部分院系试行,如果成功则推广。这不就是中国式思维嘛。记者:担任校董是否意味着可以入股分红,收入高吗?叶:教育机构的董事会与大公司的董事会有本质区别。公司的董事往往会参与企业的分红,这一点在学校的董事会是极其罕见的。康奈尔大学主管副校长安妮烈告诉我,就她所了解的情况,美国没有一所一流大学发行股票,大多数校董不仅没有从学校获取利益,反倒对学校有巨额捐赠。
新校董亮相
先摸着石头过河
我对学校的很多提案和我在中国形成的思想有关,给他们带来了新的思路
记者:担任校董后你都做了哪些事情?叶:我7月1日正式上任。5、6月时,我已经以校董身份参加了学校校董会,但因为当时还没有正式上任,所以只有发言权,没有决策权。作为校董的重要职责是审议学校的财务报表,我的专业经济学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与董事会的短暂接触中,我感到视野大大拓宽了。与我同时当选的新董事还有5位,他们有身价150亿美元的印度家族企业塔塔集团的掌门人拉坦·塔塔,康奈尔大学前副校长罗纳德·埃登伯格,美国宝洁公司品牌部经理凯丽·布朗等。这些人地位显赫,但对待我都谦虚和蔼。记者:作为华人留学生,你在处理事务时,会相对关照中国留学生群体吗?叶:我认为应该把所有人当成平等的群体,接受同等的国民待遇。康奈尔大学一直以多元文化著称,虽然中国学生只占康奈尔学生总数的2%,但中华文化也是其主流文化的一部分。我认为平等对待每个群体的最好方式就是不给他特殊待遇。记者:那么作为一名留学生校董,你认为你对康奈尔大学会有哪些独特贡献呢?叶:我对学校的很多提案和我在中国形成的思想有关,很多人都说我给他们带来了新的思路。例如,康奈尔大学学生都会给老师评估,结果将会提供该管理者决策使用。但是,这个结果是否要所有学生知道?对此有很多争论。我的看法就是“不争论”,先在某个系和学院搞“特区”,来让我们看一看究竟效果如何。我个人认为,即使最后效果不是很理想,由于只是在“特区”进行,副作用不是很大。也就是说“摸着石头过河”。而如果长时间只是停留在讨论阶段,则错失发展的机遇。
想打破“玻璃天花板”
自身要积极努力
记者:你认为这次当选,是否具有华人进入主流社会的标志性意义?叶:华人试图进入主流社会的尝试,其实早已经开始了,我的当选只是个必然中的偶然。拿我这次当选来说,很多都出于幸运。比如很多人留学后要经历一段时间的适应期,而我则是较快地度过了适应期,而且在无意中很快摸到这个门。我希望大家看到,很多人虽然没有取得校董这个名分,但实际上已经做出了很大贡献,华人进入主流社会的过程,是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过去,在移民中间,常常会听到有关“玻璃天花板”的抱怨,外来移民不管多么出色,难以“打入”“主流社会”。人们在抱怨时,往往只从外界环境中找原因,有意无意忽略自身的问题。叶茂说,他看到华人学生不太积极参与这样的竞争。而他自己在参与竞选之后,发现融入主流社会并不难。他鼓励在美华人积极参加各种活动。叶茂的话表现了一种积极健康的心态,来到一个地方,怀着好奇,积极学习和尝试新鲜的事情。把自己当作社会的主人,如大河中的一滴水。这种心态,非常重要。)
延伸阅读
温州小伙当选意大利安科纳市议员
新生代华人更易融入当地主流社会
在读大学生(就读于安科纳建筑工程大学二年级)、年仅21岁的旅意温州小伙子刘成如今在意大利安科纳市政府议会大楼,拥有一间办公室。每周参加一次议员大会,着力建议政府放宽对移民入籍的条件。两个月前,他当选为意大利最年轻的华人议员、安科纳市历史上首位华人议员后,刘成一度成了意大利各大新闻媒体热门人物。今年5月,安科纳市成为意大利第一批允许移民参政参选的城市。根据规定,在当地的一万名非意大利人或欧共体移民中可直接选举产生两名议员。意大利普拉托华人华侨商会理事黄世和告诉记者,尽管和刘成不在同一城市,但他的当选在华人圈里影响很大。在意大利学习、生活了十几年的刘成,精通意大利语,了解当地历史、文化、法律。身为中国人,他又有着扎实的中文基础,能熟练运用中文、温州话。因为兼具中西方文化背景,3年前,还在读高中的刘成就被意大利马尔凯大区法院、检察院、移民局相继聘请为翻译,为当地政府做了大量的工作。“刘成当选为议员,不仅可以更好反映我们华人的心声,能提前得到政府的有关信息资料,让华人早做准备,并可直接帮助华人向政府申请住房、生活医疗等方面的补贴。”黄世和说,“更重要的是,能提升意大利华人的地位,增强大家的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他认为,新一代的华人成长很快,他们的文化层次高、参政意识强、思维理念新、经营思路宽,更容易融入当地主流社会。刘成的当选,说明新生代日益成为华人华侨社会的主流。(吴晓晶杭州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