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开栏的话“火炉”山城正被骄阳炙烤。然而,我市一大批重点工程将于明年重庆直辖十周年之前完工。为与时间赛跑,建设者们克服重重困难,奋战在一线。日报今起推出来自重点工程的报道———“高温下的建设者”,展示他们坚韧不拔的精神和艰苦努力的成果。 图为建桥工人用最有效最原始的方法降暑降温。 日报记者 崔 力 实习生 张籍元 摄
日报记者廖雪梅实习生郑桦
昨天,在嘉华嘉陵江大桥工地,27岁的邓浩宇说:“大桥通车就结婚!”
时间,对重庆嘉华嘉陵江大桥的建设者来说,显得那么宝贵。除了11∶30至16∶30,是工人强制性休息时间外,大桥施工昼夜进行。
嘉华嘉陵江大桥工程是我市2007年“快捷畅通”重点建设项目,2004年12月开工,目前大桥建设进度完成50%,进入上部结构施工。
我市持续高温已40多天,嘉华嘉陵江大桥的桥上气温一度达到62℃。该桥建设指挥部办公室主任曾辉昨日对记者说:“我们想了一切办法保工程进度。”
混凝土也要“喝”冰水
要保证桥梁浇筑质量,混凝土温度必须在30-32℃之间。但混凝土制作不能在现场进行,须由专门厂家生产。为此,项目部采取了很多降温措施:混凝土里加冰水。“我们要求厂家在混凝土里加冰块。经过冰水拌和的混凝土,温度可以降到7℃。”
江水浇淋搅拌罐。混凝土出厂时有29℃,经过运输温度会升高。“用管子引来江水,让江水不断地淋在搅拌罐上,能达到施工效果。”
连续施工保质量。曾辉介绍,降了温的混凝土将被管道直接送到浇铸地点,浇铸只能在下午7:30后进行,连续工作10到12个小时。“不能有丝毫停顿,否则浇铸会出现施工缝。”
民工宿舍都有空调
嘉华嘉陵江大桥项目,包括大桥、李家坪立交、华村立交、大坪隧道等6个项目,2000多人奋战在一线。为让工人休息好,项目部安装了120多个空调。
“工人分成三班,下午4:30后开工,通宵作业到次日11:30。”
“民工宿舍都有空调。”曾辉说,空调是租来的,2P,(一个)每月租金80元。
为保证农民工健康,项目部在桥上搭了遮阳棚,工人身穿迷彩服,戴上厚手套,全身武装上阵。“桥上有避暑药品,有大功率鼓风机,六大工程的项目部还安排专人熬制绿豆汤和酸菜汤。”
建桥工人平均每天要喝近7公斤水。但工人们笑侃:“喝上10斤多水,也不会上厕所。(水)全成了汗水!”
多人因此推迟婚期
嘉华嘉陵江大桥是我市首座双向8车道特大桥。大坪隧道长达1400多米,由于隧道规模和标准高,被称为“主城第一隧”。
由于另一个方向不具备开工条件,大坪隧道采用了单向掘进的方式。目前左右洞掘进900米,完成总进尺的60%。
“每天要往前4米,挖土700多立方米。但越往前,进展就越艰难。”曾辉透露,泥土只能从一个洞口运出,“面对通风、排水等一系列问题。”
为赶工期,工人们分成了两班,早上6时动工,晚上12时收工,中午歇息3个小时。
大桥项目BT业主———重庆路桥股份公司的负责人感叹,“为抢工期,一些工人往后推迟了婚期”。
邓浩宇,大桥正桥南侧技术主管,女朋友是外地人。“好不容易来看他一次,每天两人待在一起的时间还不到一个小时,”曾辉感叹。
据介绍,嘉华嘉陵江大桥明年3月合龙,6月通车以后,主城过江的交通瓶颈将被打破。
来源: 2006-08-11 06:02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