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子工资职称 向农村老师倾斜
社会各界呼唤已久的“教师经济适用房”终于浮出水面。
8月8日,温江鱼凫路。众多商品房一幢幢拔地而起,一问价,每平方米均价都接近3000元。但有一个小区房子的价格却便宜得吓人---
每平方米均价仅950元。这是刚刚竣工的“教师经济适用房小区”---园丁小区。
以经济适用房的形式为农村教师解决住房困难,这在成都还是第一次。在寿安小学教了19年书的高级教师吴老师有幸获得了其中的一套房子。 结婚多年一直居住在岳母家中,1995年才有了一间20多平方米的宿舍,一家三口挤在一起……其间的艰难,非三言两语说得清楚。而有了新家的喜悦,终于在内心流淌。
“这让我们也看到了未来的希望。”温江最边远的玉石实验校一位年轻老师此次没有得到房子购买权,但他也很高兴。
房子之变
温江区教育局局长汪仲汉介绍说,园丁小区属于经济适用房性质,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确定分配方案,全部提供给温江区农村中小学无房或住房面积低于标准的教职工(含离退农村教职工),房屋分配数量特别向边远学校倾斜10%,包括玉石实验校、寿安中学、寿安小学、通平中学、通平小学、镇子实验校、金马中学、金马小学。而温江城区各校、园、机关等单位均不属本次分房范围。购买权的分配结果进行了张榜公示。
“这主要是要解决农村教师的归属感问题。当有条件到城市的时候,大部分人肯定不愿意始终在农村居住,这就是农村优秀教师流失的最主要原因。”汪仲汉说:“现在温江的交通已实现村村通,教师居住到县城后,也能在半个小时左右赶车到学校上课。家庭事业都不耽搁。要安居才能乐业嘛。”据悉,温江还计划修第二期。
“教师经济适用房,成都今年将在试点的基础上逐步推开。”8月3日,市教育局局长杨伟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透露。杨伟说,下一步,将积极争取有关政策,拟从县城、重点镇划拨一块地给郊县郊区的老师们建经济适用房、解困房或廉租房,当地财政给予补贴,实行农村教师集中居住,解决教师住房困难。如果一切顺利,预计今年9、10月份能够启动几个县。
最新的进展是,《关于实施集中修建农村教师住宅区的意见》正在起草。
工资之变
在教育长期存在的城乡二元鸿沟面前,每年的“六腊之战”惊心动魄。熟悉教师行业的人知道六月、腊月对一个老师的调动意味着什么。往往是乡村学校老师削尖了脑袋往城里调。“六腊之战”集中体现了教育城乡差别的不公平。质量是均衡教育的生命线,而有了标准化的学校设施后,保障农村孩子在同一片蓝天下享受同等质量的教育,关键则在教师。
无论在邛崃,还是在青白江,记者在走访中发现成都农村教师的待遇正在大大改善。根据有关政策,县域内教师津补贴标准要实现基本统一,确保教师平均工资水平不低于本区(市)县的国家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根据目前计划,成都市还将设立农村优秀教师专项奖,每年对在乡村学校工作满15年的优秀教师进行奖励。市上将统一制定边远地区(山区)学校教师岗位补贴,市财政给予适当补助,逐步使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待遇水平高于城镇中小学教师工资待遇水平。
老师之变
“有一次,我去一个学校听课。有个老师一节课连粉笔都没有用一下,没有在黑板上写一个字。”杨伟说,教师的素质,单是责任心不够就容易误人子弟。
从2004年以来,成都市坚持实施了教师素质提升工程,远程教育工程,农村教师学历提升计划。每年组织农村教师进行继续教育学习;培养1500名农村中小学校教学骨干;运用奖励资助的办法,已帮助3.5万名农村教师完成专科、本科学历提升。“2000年,我们有些县的农村学校还没有一个高级教师。”杨伟在谈到农村师资队伍建设情况时说。针对这种情况,这几年我市在评职称时在保证80%学术质量的前提下,20%向农村学校教师和重点镇教师倾斜。2005年,全市农村初中、小学高级教师比例与城市学校的差距正在缩小。
武侯区涉农地区学校21所,教师学历小学大专以上占85%,初中本科以上80%。
学生之变
11岁的农民工孩子舒航涯没有成都市城区户口,去年却被成都市作为惟一学生代表,推荐当选为“全国十佳少先队员”。省社科院教授胡光伟认为:“舒航涯的当选,是城市教育真正接纳外来农民工孩子的一个标志。”“这种人格尊重才是教育公平的最终体现”。
舒航涯的父亲舒云谷是浙江人,母亲是彭州人,一家人在成都租房。他们没有想到命运突然的改变---跟其他中心城区普通学校一样,锦江区红专小学对农民工子女以及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敞开大门,不收借读费,一视同仁。在舒航涯的背后,是数以万计的同在一片蓝天下的农民工子女。
因城乡教育均衡发展而受益的还有城乡低保家庭、困难群体子女。成都以财政拨款帮困助学领全国风气之先,帮困助学下一步将帮到幼儿园。也就是说,贫困家庭的娃娃读幼儿园政府都要救助,形成从幼儿园到大学的完善救助体系。市教育局局长杨伟说,目前正在形成一个方案,完成以后将向社会公布。
眼光更远
关于城乡均衡教育,在成都并不仅仅限于义务教育,成都市委市政府已经将目光放到了孩子以后的就业。记者了解到,今年下半年,市政府将在金堂、蒲江试点,对读职高的娃娃进行补贴。根据初步计划,补贴方式是由市县两级财政补贴职高学生的学费,他们就只交读普高一样多的钱。
“大学今后不再扩招,上大学的人数是一个常数,而职业高中将让孩子们拥有更实用的专业知识,能增加就业机会。”杨伟分析说。3年前,职高的学生娃娃开始有了助学金,今年要更完善。成都市每年考上大学的学生是四五万人,普高生中有三分之一考不上大学。对职高的补助意义深远。
本报记者 张元龙 叶荣
记者手记
均衡教育的笑脸
采访教育均衡的成都实践,我们看到了那么多老师和孩子们一张张欣慰微笑的脸。
即将乔迁新居的吴老师的笑是平静中透出深沉的欣慰,从山上转学到城里的谢文军的笑则是单纯的喜悦……记者为他们感到由衷的高兴。
教育的城乡差别,学校硬件设施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还在于软件,最突出、最关键的差距则是人的因素。教育均衡,本质上就是以人为本的人的均衡,不仅仅是城区的人,尤其需要关注的是乡村的人。市教育局一项调查表明,城市和农村学校校长、教师在专业意识、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等方面存在着明显差异。
在我们这个教育资源仍然极度匮乏且分配不均的国家,政府的“雪中送炭”永远比“锦上添花”来得重要,更加令人高兴和欣慰。
从房子、工资待遇以及评职称向农村教师倾斜的背后,以前主要工作精力在城区直属学校的教育局官员现在经常围绕着农村学校转了。政府有形的手为农村的教师和学生们更多更好地送去温暖的力量。政府职能正在发生可喜的转变。
均衡教育则是实现教育起点公平,进而谋求整个社会的公平与正义的应有之义,有质量的全民教育,是消除贫困、促进阶层流通、建设和平与繁荣社会的必经之途。这些笑脸让我们看到,曾经失去平衡的天平正在朝水平线靠拢。
城乡一体的教育制度是统筹城乡的一座基石。均衡教育就是打破城乡教育发展不均的局面,均衡发展,意味着协调和可持续发展。补贴职高学生学费,帮困助学从幼儿园开始……我们看到了成都均衡教育的脚步越来越快,成都的探索引起了全国的关注。教育部副部长陈小娅微笑着说,“成都市积极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走在了全国前列。”
成都之领先全国,并不仅仅在于无论城乡都修起了漂亮的标准化校园,还在于对“人”的看重,“以人为本”观念的张扬。今年6月13日,全国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经验交流现场会被教育部选在成都举行。对成都推进教育均衡发展,国务委员陈至立在会上发出这样的感慨:教育实践从来是从基层开始突破的。
成都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体现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需要,也是地方党委政府更加重视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增长方式,更加重视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更加重视从体制机制上解决深层次问题,认真解决涉及人民群众利益的问题的体现。
连日来,本报记者从决策之变、面貌之变、体制之变、人物之变四个方面,采访调查了成都均衡教育发展感人的变化。我们深信,尽管均衡教育不可能一蹴而就,但成都默默的实践和探索一定会让越来越多的脸庞微笑起来。(张元龙
叶荣) (责任编辑:宛振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