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本报不断接到皖北小麦主产区粮农反映:今年国家出台的小麦收购政策非常好,但部分收购企业因仓容不足、服务意识不强,给农民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卖粮难。为此,记者于8月8日至9日赴利辛、太和、蒙城、怀远四县,进行实地调查。
排队等八天卖粮何其苦8月9日中午,骄阳似火。记者在怀远河溜省级粮食储备库看到,大门两旁排成长龙的卖粮车队,足有2公里长。粮库内静悄悄,一位姓葛的工作人员说:“现在是中午休息时间,不收粮。”一旁的河溜镇褚庙村农民葛春良告诉记者:“我在这排队等了八天了,不知今天能不能卖掉?耽误家里农活不说,每天还增加开支十多块。”他说,麦子放这里,晚上要到镇上找人看管,费用是一车3元钱,自己每天来回路费是2元,中午吃饭至少5元。河溜镇余大郢村农民蒋焕山对记者说:“要不是嫌小贩给的价太低,谁愿意在这排队受罪。”
随后,记者赶到怀远国家粮食储备库,粮农们横七竖八地睡在路边,等待下午三点钟粮库开门,几位妇女抱着孩子靠在粮库大铁门边打盹。记者随机走访了十多位粮农,他们中有一半人已在此等候了三天。据粮农介绍,这两个粮库只在正常的上班时间段收粮,一般不“随便”延长时间来“加班”收粮。
仓库已收满粮农带粮归
怀远县城关镇建强村一位姓刘的农民告诉记者,8月7日,他拉一车小麦到离家较近的东庙粮站去卖,却被告知“不收了”,但没人向他解释原因。记者从该县粮食局了解到,东庙粮站所有仓库在8月初就已基本收满,再收就没地方放了。朱培龙副局长介绍,全县28个指定和委托收购点,目前已有8个收购点仓容已满。据了解,太和县托市收购小麦总量将达到2.1亿公斤,仓容也缺口8000万公斤。
很多仓库老化,也造成了仓容紧张。在蒙城县双涧粮站,记者发现有一座仓库的通风窗玻璃全烂了,墙体也有多处损坏。站长李永新一脸愁苦地说:“这个仓库是上世纪七十年代建的,现在不维修根本不能用,而维修一下起码要10多万元,粮站无能为力。”
记者从利辛、太和两县部分乡镇了解到,目前很多农户家的粮食只卖掉了三分之一。仓容不足将成影响托市收购的最大“瓶颈”。
同逢连阴雨冷热两重天
与怀远两个粮库门前的卖粮“长龙”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利辛、太和一些粮站冷冷清清。8月8日上午10时,艳阳高照,利辛县张村粮站内却一片沉寂,五个大仓库有三个空空如也。粮站负责人如实告诉记者:“从6月下旬到现在,每隔两三天就下一场雨,收购进展很慢。”他说,雨天多,空气湿度大,小麦易返潮,不敢收。但记者在张村镇公路边的几个私营收购点看到,这里生意依然红火,只是收购价格不高,只有六毛三。
当日下午,记者在太和县赵集、三塔、关集三个粮站,没看到一位卖粮农民。赵集粮站的几位装卸工在悠闲地打牌,一位张姓装卸工说:“因常下雨,粮站有近一个月没收粮了。”(冯长福)
好政策还得落实好
服务意识不强、仓容不足,造成农民卖粮难。“根子”在于有些收购企业没有真正认识到落实好党的惠农政策的重要性。根据农民售粮的松、紧,来灵活安排收购时间,难道就那么困难吗?解决仓容问题,难道只能坐等吗?实际上,想办法挖掘自身潜力,通过外租外借、修缮旧仓、搭建简易仓房等措施,提升仓容存量也
不是一件多么困难的事情。
今年国家对包括我省在内的小麦主产区执行最低收购价预案。好政策怎么能进一步地落实好?我们认为,粮食部门和相关企业要切实增强为农服务意识,尽最大努力把好事做好———为粮农,也为自己。来源:现代农村报日期:8月11日编辑: 潘琪
∷∷
- 辛辛苦苦种田 上当受骗一年卖粮钱大半是假钞 2005-11-08 14:33- 铜陵县:筹集资金确保广大农民卖粮放心2005-10-10 08:17- 霍邱秋粮丰收 防止出现卖粮难 2004-09-15 07:05-我省严防出现农民“卖粮难”情况2003-09-16 11:22- 粮补改革:坚决防止出现“卖粮难” 2003-09-1405:39
新闻中心 安徽新闻 IT地带 中安娱乐 社会法制 财经证券 中安科教 运动世界 军事天地 黄梅经典 中安伊人 读书吧黄山之旅网上博览 企业在线 全部网站介绍 广告刊例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Copycenter (C) 2000-2006AnhuiInternet news Center.All centers reserved中国安徽在线网站(中安在线)未经允许请勿复制或镜像皖ICP证 030106号 工商注册电子标识(京) 201900000033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