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蔡玲玲)昨天,市教委首度向社会公示了2005年本市区县政府依法履行教育责任执行情况的报告,报告的各项数据显示,目前上海各区县的教育财政投入水平尚不均衡,2005年生均公用经费最低的区县为889元,最高的则达9759元。 另有六个区县的义务教育拨款增幅低于财政收入增幅,未达到有关行政法律规定。
六区县财政拨款不达标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教育拨款增幅应大于财政收入增幅。本次公示的是各个区县的执行情况。报告显示,本市有四个区县未达到要求,教育拨款增幅低于财政收入增幅。分别是宝山、松江、南汇和奉贤;此外,包括上述四个区县再加上杨浦和嘉定在内的六个区县的义务教育财政拨款低于财政收入的增幅,未达到《上海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办法》的有关规定。
该情况显示,义务教育经费拨款问题,需要进一步得到应有的重视,以确保区县政府依法履行教育法定责任的到位。市教委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根据市教委依法公示的数据,由市政府有关部门对各区县政府教育投入情况进行督导,促使各区县政府在履行教育责任。
基础教育未均衡化发展
报告还显示,区县政府对不同学段的重视程度有所侧重,普遍表现为幼儿园、小学的受重视程度偏低;各区县之间小学生和初中生的生均公用经费支出的差距比较大;部分生均经费支出较低的区县,其生均经费支出的增幅也靠后,与体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要求尚有距离;教育基建费用计入公用经费中,造成生均公用经费支出的上下波动。
比如,在小学阶段崇明生均公用经费为889元为最低,而静安为9759元为最高,两者差距明显。对此,市教委有关负责人表示,这意味目前上海基础教育的均衡化程度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据悉,对区县政府依法履行教育责任情况进行公示公报工作尚属首次,从今年开始,区县政府依法履行教育责任执行情况将每年公示一次,并对各区县政府重视加强基础教育发展中的有关情况进行比较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