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俄塔社8月7日的一则消息勾起了人们的兴趣。报道说,总统普京近日签发了有关“撤销克拉斯诺亚尔斯克边疆区克德罗维镇保密行政区地位”的命令。该命令规定,自2007年7月1日起克德罗维镇将被“解密”,届时俄罗斯的保密行政区又将减少一个。
据报道,目前俄罗斯共有43个保密行政区,分布在俄22个联邦主体,总人口超过130万。这些城市与世隔绝、鲜为人知:地图上没有它们的标记,城市名称也用代号代替。在这些城市中没有一夜暴富的新俄罗斯人,没有金融寡头,也没有喧嚣的政治气氛,街上也看不到娱乐城、麦当劳和外国车,整座城市就像座科学实验场,宁静而神秘。俄罗斯媒体更喜欢将这些保密行政区称为“秘密城市”或“被封闭的城市”。
首座秘密城市
二战结束后,出于军备竞赛的需要,当时的苏联领导人决定修建一批秘密军事科研中心,担负武器研发、尖端技术、军工生产等特殊使命,于是保密行政区应运而生。
下诺夫哥罗德州的萨罗夫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也是俄东正教圣地之一,因一座名叫萨罗夫的修道院而得名。1923年,萨罗夫修道院被改建为军工厂,开始生产“喀秋莎”火箭炮。1946年,苏联成立“实验物理科学研究院”,开始研发核武器,而萨罗夫被选中成为核武器研制基地。自此,这座圣城成为苏联第一个保密行政区,它的名字被从地图上抹去,取而代之的是代号“阿尔扎玛斯-16”。这里聚集了苏联最优秀的科研人才。1949年这里研制出了苏联第一颗原子弹,苏联第一颗氢弹也诞生于此。直到1995年,俄罗斯前总统叶利钦才将萨罗夫改回原名,并恢复其宗教圣地地位。
被电网包围的“天堂”
俄记者列斯科夫曾探访了代号为“斯维尔德洛夫斯克-44”的保密行政区新乌拉尔斯克。
在苏联时期,像新乌拉尔斯克这样的秘密城市曾被人称为“最幸福的城市”,因为那里应有尽有,物资丰富,当地居民从不为吃穿犯愁,与商品严重匮乏的其他地区相比,这些治安好到几乎没有犯罪行为的秘密城市简直就是“共产主义世外桃源”。
美中不足的是生活在这里就意味着失去自由。保密行政区实行严格的通行审查制度,城市被层层的铁丝网包围,荷枪实弹的军人驾驶军车来回巡逻,如果发现有人非法闯入,军人有权将其当场击毙。当年,成千上万的科学家怀着报效祖国的热情走进保密行政区,从此再也没有离开,也不允许任何亲友探望,包括自己的母亲。
当列斯科夫走进新乌拉尔斯克的时候,眼前的情景让他惊叹不已。“城里看不到外国人和其他地方来的记者。在城市的主要入口绝对禁止拍摄,城里也有很多岗哨、关卡,我好像进了一个童话中的神秘地下王国”。这座最初由3万名犯人建起来的城市主要负责生产用于浓缩铀的设备——离心机。美国核电站所用的铀一半是俄罗斯生产的,其中相当大的份额来自新乌拉尔斯克。
封闭的环境为这里制造出一座世外桃源。这里有洁净的空气和宁静的小巷。行人在悠闲地漫步,小鸟在尽情啼鸣,似乎对机器的轰鸣充耳不闻。这里的人待遇优厚,从不为钱发愁。停电、停暖气的事情几乎从没发生过,体育馆、俱乐部、幼儿园运转正常,还有配套设施齐全的山地滑雪场。无人抱怨医疗保障体系不好,人口出生率也没降低。人们衣着整洁,只不过款式、颜色过于单一,好像是一个单位统一发放的。汽车行驶得很慢,莫斯科人走路都比这里的汽车快。剧院里每天都有演出。
总之,这里一切都好,但就是不自由,像是个被缠满铁刺的电网包围着的“天堂”。
未来何去何从
对于大多数保密行政区来说,苏联的解体就像从天堂到地狱一样的噩梦,来自国家的财政支持锐减,科研人员几个月都领不到工资。此外,受国际局势影响,军工产品出口也连年锐减。这造成大量军工企业入不敷出,无法支付工人工资,这种状况严重危害了俄国防安全。
为使保密行政区摆脱困境,俄政府于1992年出台了《保密行政区法》,从财政上给予保密行政区大力支持。1998年,俄政府对该法进行了补充和修订,给予保密行政区更多的税收优惠政策,于是一些石油公司、钢铁厂、啤酒厂纷纷到这里落户,保密行政区一时间成了企业规避税费的乐园,俄财政部长库德林甚至形容说“保密行政区事实上变成了经济犯罪中心”。
据俄政府地区发展部长雅科夫列夫透露,目前已经有8个保密行政区申请“解密”。
对于“解密”,一些保密行政区里的居民不免感到几分担心,“城市开放后,秘密不存在了,城市的价值还会存在吗?”
据环球时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