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有剑桥名著之誉的《历史上的书籍与科学》一书中文版近日由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推出。这本文笔平易、插图精美的书首次系统而全面地集纳了有关书与科学方面的著述,作者颇具匠心地将国际著名的学者们精心撰写的20篇论文分为书籍的成就、学术性阅读和交流性阅读3组,以时间为经,以问题为纬,把全书结构成一个有机整体。涵盖印刷术兴起之前直到十九世纪的印刷发展过程,内容包括书籍作者的考证、制作、发行等方面的情况,考察了学科手稿、书籍和期刊以及科学学科的发展和当今电子时代科学交流等问题,考证了科学史与书籍史相辅相成的互动关系。羊皮手本,早期印刷本,16世纪阿拉伯人绘制的世界地图,炼金术文献和星相图集,多彩多姿的装帧风格,千奇百怪的自然界图解,可以说应有尽有,令读者眼界大开。
曾经,科学的权威性就在于那些经典著作本身,因为它们是富于创造能力的天才写作的。牛顿写厚书,直接出版;爱因斯坦写文,通过刊物发表。这反映了他们各自所处时代在科学权威性建构方式上的不同。这一类的区别,多数讲科学史的人并不注意,却是《历史上的书籍与科学》关注的重点。因此,我们能从书籍史,尤其是科学书籍史中学到一些有用的东西。回顾过去能使我们更加准确地描述发生在我们周遭的革命,后来,科学权威性的所在转移到了实行同行评议的专业期刊。如今,电子网络遍布全球,期刊也在电子化。“不发表,便毁灭”的旧格言,变成了“只要写出,就能面世”。
本书作者在导言的末尾直抒心声,对过去了的“书籍的方便和厚重”表示一种无可奈何的怀旧情绪,但作者写这本书,仍有其良苦用心:了解历史,“将使我们在应对现实问题的焦虑和困境中,具有多一点的批判性和敏锐性”。回溯历史,我们不难发现,书籍一直是人类文明的路标,是科学、艺术成长的航海图。然而,在此之前的“世界读书日”中,有调查显示,10年来中国国民的阅读率持续走低,越来越多的人正在疏远书籍。在这样的情景下,回顾书籍的历史、书籍的故事,显然会有另一番感受。
[《历史上的书籍与科学》/[英]玛丽娜·弗拉斯卡主编,上海科教出版社]
周力军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