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陈超通讯员林红生田婉莹)一度显得有些门庭冷落的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华南热带农业大学近期出现新气象。这所扎根海南、汇集我国热带农业科研教学高尖人才的院校频频成为我省一些市县的座上宾。
今年5月8日,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县委书记董宪曾带队到热农院校签订了进行科教合作的协议。 董宪曾说,他们目前最感兴趣的是该校的高产木薯技术。“听说好的品种亩产能达五六吨,这可是农户现有亩产的10倍以上。今后作为一种能源植物,木薯延伸出的相关产业将大有作为啊。”
6月28日签订合作协议的万宁市政府,瞄准的是热农院校在海巴戟、广藿香等南药种植上提供的技术服务。
7月20日,儋州市兰洋镇与热农院校达成协议,希望双方能全方位合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7月28日,屯昌县政府与热农院校达成协议,近期重点合作建设推广香草兰丰产栽培技术及建立示范基地。
屯昌县长范高净说,今年的全省科技大会提出,未来5年内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和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要达到50%以上,并提出从明年起,将市县科技进步目标责任考核,纳入党政领导班子、主要领导干部政绩和地区社会经济发展考核内容。热农院校在热带农业领域的科研水平,全国乃至亚洲知名,藏着很多“宝贝”,应该好好利用。
热农院校与四川攀枝花市科技合作模式的成功,被媒体比喻为“墙内开花墙外香”,这对我省一些市县起到了激励作用。
据了解,该校与四川省攀枝花市进行了近10年的市校科技合作,带动当地热带水果业快速发展,使该市农民人均收入,从1997年以前在全省排名后几位,上升至今天的全省最好水平。
新气象的出现与热农院校的改革也很有关系。
该校副校长邱小强说,以前该校重科研轻转化、推广。科技人员都是在完成各自的科研工作之外,出于奉献精神才挤时间进行推广工作,工作时间得不到保证、绩效得不到承认,这严重制约了科技人员搞科研成果推广的积极性。校新一届领导班子上任后,提出要将“论文写在大地上,成果用到千万家”,出台了一系列科技推广、服务“三农”创新制度。在各科研所设置了10%的从事科技推广人员的编制,将科技推广人员编制、经费投入、工作绩效,纳入院校考核体系。在政策上,对科技推广人员进行表彰,在职称、待遇、评价方面享受与室内研究人员同等甚至更高待遇。
热农院校还计划今年投入200万元的科技推广、服务“三农”专项经费,帮助各市县乡镇进行作物种植规划和人才培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