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在20年前,有人告诉你,一半以上的读书人将会不再通过图书来阅读,你一定会以为这是疯话。但20年后的今天,天津的调查证明:只有12%的家庭有阅读图书的习惯,比5年前下降了3成,而通过上网阅读的有63%,比5年前提高了近6成。 图书馆年轻读者的比例,已不足30%。阅读过《哈利·波特》等配图魔幻小说的青少年占到71%,而阅读过《三国演义》、《西游记》等中国古典名著的青少年只有7%。在令人兴奋的网络时代,如何留一块读书的沃土,已成为一个并不轻松的话题。
网络时代的到来,无疑是社会的一大进步。上亿网民的出现,更是中国走向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如果说知识就是一种有效的信息,那么,进入以电脑为代表的信息时代,掌握了电脑,就等于掌握了开启知识大门的钥匙。从拥有信息的数量和获取信息的便捷看,上网阅读有着传统阅读不可比拟的优势。电子报刊和电子图书的出现,更使得“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面对一台电脑,就等于坐拥书城。
但人类的每一步进化,很可能也是一种退化,如生物界的每一步进化,同时也是一种退化一样。信息少了,是一种匮乏;信息多了,则可能是一种泛滥。信息匮乏的时候,要尽可能多地占有信息,不是一件易事;信息泛滥的时候,要理智地拒绝信息的诱惑,同样不是一件易事。网络冲浪最初的兴奋退潮以后,就会苦恼于网海沉浮的疲惫。单就阅读而言,电子报刊带来了最迅捷的时效,电子图书免除了借阅与归还的烦难。但铺天盖地的电子报刊,难免让人莫衷一是;一屏一本的电子图书,无法铺叠开进行多本比读,更不用说翻看时的从容与舒适了。尤其可怕的是,网络不时弹出信息不良的窗口,门户网站也靠擦边球抢抓眼球。那些缺乏自制力的青少年,极易在互联网上迷失自己,成为思想与精神的被诱拐者。
图书阅读,正面临着荒芜的危险。网络固然在疯狂地网罗网民,这是网络生存与发展的本性使然,但传统的图书,却一变常态地呈现出逐利性、快餐性和媚俗性,既以高价令读者畏而远之,更以低俗的策划败坏读者的胃口,低化读者的阅读境界,将更多的读者逐出传统的阅读领域。有阅读习惯的,被惊人的书价赶出了书店;有消费能力的,因浅薄的阅读水平远离了书店;应试教育的淫威与网络游戏的诱惑,则使整个阅读群体后继乏人。被一些书商操纵的阅读,正在自渎、自宫中走向自绝。网络与图书,本该双赢的文化天地,却在强弱失衡中,演绎着现代的文化危机。
当电视、电脑、休闲、旅游……蚕食着越来越多的传统阅读的领地,打造学习型社会就显得益发重要。要打造学习型社会,既要从成人世界坚守传统阅读做起,更要在学校教育中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天性。有位学者的精辟之论,值得人们记取:“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他的精神发育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