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是孩子们最快活的日子,孩子们在拥有了大把时间和快乐的同时,也有各式各样的心理困惑萦绕心头,挥之不去。记者走访了一些心理学校和专科医院,看看我们花季少年的快乐背后究竟有着哪些困惑和不解。
病例一:性冲动导致自卑
哈市某中学的高一学生林晓东(化名),这一两年来始终认为自己口腔有异味,因而很自卑,拒绝和同学接触,越来越孤独寂寞,在学校也不愿意和同学一起玩,成绩逐步下滑。
父母很着急,可是没闻到儿子的口腔有异味,但儿子坚持说有,就带着儿子去了不少大医院检查,连CT都做了,医生也没检查出问题,也没发现林晓东的口腔有异味,但对这些,林晓东就是不信。
无奈,前几日,林晓东的父母带着他来到曲伟杰心理学校进行心理咨询。开始的时候,接待林晓东的心理辅导老师也没发现症结出在哪里,就为他进行了内观心理训练。几次训练后,老师发现了问题,林晓东口腔没问题,真正的问题是他很自卑,说自己口腔有异味是给自己自卑找的借口。那么,林晓东自卑的源头来自哪里?经过长时间的心理训练,林晓东告诉老师,自己在初二的时候第一次遗精,这让他很好奇,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后来放暑假了,自己在家闲着没事,看电视中有两性亲热的节目时,又想到了那次遗精,就不由自主地进行了手淫。在那个假期,他有过几次那样的行为。正是因为这些经历,使他觉得自己下流、肮脏,对不起父母,自己已经不是个好孩子了,在别人面前抬不起头。就不愿意和别人交往,后来自己感觉自己口腔有异味,就更不愿意和别人交往了,怕人家耻笑自己。
分析:人的内心活动总要表现在行为上,就像洪水总要有个突破口流出去一样,人的内心活动也要有行为上的宣泄,林晓东的自卑就通过口腔异味表现出来,这种行为是不由自主发生的。而林晓东之所以产生自卑感,是因为他不知道遗精和手淫都是很正常的,他认为手淫是不道德的,是坏孩子的表现,而这些,正说明了社会、家庭对青少年的性教育还不到位。
病例二:好学生打架吓傻了
今年暑假放假不久,哈市第一专科医院接诊了一名小患者,这是个初三的学生,半天前刚刚打了一架,自己把别人打伤了,自己跑了,在外面躲了大半天。当家人找到他时,他目光呆滞,口中还在喊着“打、打”,对家人的询问也不答理。家人赶紧把他送到医院。家人反映,这个孩子平时学习很好,胆子也小,不敢打架。当天是和同学出去玩,结果就打起来了。
分析:这名好学生平时在学校受到了严格的管理,放假后,这种监管没有了,学生往往会异常兴奋,兴奋中的人好激动,容易导致情绪失控。越是不常打架的孩子,越是看不得血腥场面。这名学生就是心理上受不了这样的刺激而导致意识不清醒。
病例三:她追我怎么还抛弃我
刘鹏(化名)是一名即将上高二的男生。放暑假没多久,他父亲在他的书包里发现了一把刀,在父亲的一再逼问下,他向父亲说出了实情———这把刀是准备用来伤害一位女同学的,他想趁着暑假“了结”一段情缘。父亲听了大吃一惊,苦口婆心地劝说孩子,可是儿子态度冷漠:你别劝我了,我已经决定了。刘鹏的父亲大惊,赶紧把儿子领到心理学校咨询。
原来,在上高一的时候,刘鹏的一位女同学向他表示了爱意。可是此前刘鹏并没有注意这位女孩,也就没有答应。经过这事,刘鹏开始注意这位女孩,经过很长时间的观察后,刘鹏渐渐地喜欢上了这位女孩。就反过来追求她,两个人相爱了。可是没过多久,女孩便提出分手。刘鹏非常不解:“明明是她追求我,怎么反倒把我给甩了?”他就找女孩问个究竟,可是女孩就是不答理他。后来女孩还转学了。刘鹏认为这个女孩是在逗他,越想越生气,于是便偷偷地买了把刀,准备趁着假期找到女孩,杀了她之后再自杀。
后来心理老师偷偷地找到那个女孩了解情况,女孩说,在他们恋爱后,老师找她谈话,希望她不要因为谈恋爱而耽误了刘鹏的一生,她就和刘鹏分手了。
分析:中小学生在假期有了大把的时间,这段宽裕的时间往往也成了学生们解决各种问题的最佳时间,刘鹏就是其中一例。心理老师在分析刘鹏的过激行为时,发现刘鹏的行为是受他父亲的影响。刘鹏的父亲在处理自己的婚姻时,对于抛弃自己而去的前妻,也曾经想杀了她。这一切,刘鹏都知道。当刘鹏遇到这样的事情时,也想到了这个办法。刘鹏的父亲听了,非常后悔自己当初的冲动。心理老师给刘鹏讲了法国人对待爱情的态度:法国人认为爱是自由之子。爱对方,就给对方自由。刘鹏听了,当即向心理老师和父亲表态:“不再缠着女孩了,也不再做傻事了,要让女孩自由地选择。”
病例四:看电视患上分离性焦虑症
龙龙(化名)今年8岁,小学二年级学生,近一年来学习成绩下降,上课注意力不集中,脸上没有笑容。龙龙说担心有一天把同学的皮肤弄破,那人会感染细菌而死,自己就会被枪毙;担心妈妈被坏人抓去了或遇到车祸;担心饭里有毒物和细菌,吃了会死人。当龙龙的脑子里有这种想法时,就会双手发抖、手心出汗、胸口嘣嘣乱跳,精神极度紧张、坐立不安,跑到妈妈的身边,紧紧地抱住妈妈,嘴里还一直喊:“妈妈,我怕、我怕!”他不让妈妈去上班,晚上要与妈妈睡在一起才放心。这种情况在假期中尤为显著。
分析:经检测,龙龙智商发育完全正常,是典型的儿童分离性焦虑症,该病多发于刚上幼儿园、小学的孩子。
分离性焦虑症主要是与亲人分离时表现出来的过分担心。担心的具体内容有:过分担心依恋对象可能遇到伤害或不会归来,过分担心自己会走失、被杀害、被绑架,害怕一人独处,不敢上床就寝,或因不愿离开依恋对象而不想上学,同时往往伴有烦躁不安、哭喊、发脾气、内心痛苦等表现。
儿童焦虑症的成因可能与遗传及生活方式、生活事件有关。生活事件主要是指受到别人的恐吓及欺负、批评或家庭的不和睦。生活方式主要是指父母过分溺爱,事事为其想得周全,结果往往使孩子丧失独立性与责任心,社会性发展不良,造成社会退缩。龙龙得病的主要原因属于第一种,他是因为在假期中无人看管,从电视上看了很多警匪、凶杀内容的电影、电视剧,慢慢地产生幻想,把虚拟和现实混淆了。
专家:
“自由”是主因
为何青少年的心理困惑在寒暑假里集中发生?心理专家曲伟杰说,这里面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学生家长唯分数论,长期的高压力突然没有了,学生却茫然了。曲伟杰说,在他们学校接待的众多咨询者中,很多心里有困惑的孩子的家境都是非常不错的,可以说是要啥有啥,在外人看来,这样的孩子是掉在了“福堆儿”里,可正因为是这样,这些孩子最缺的往往就是“成绩”二字,“只要你给我拿回好成绩,我保证你怎么样怎么样”,家长这样的话语,无疑给孩子圈定了一个只有一个出口的圈子,这个出口就是成绩。这样单调的生活难免会给青少年带来苦恼,我们成年人还要有个业余爱好呢,何况好奇心正旺的青少年?平时高强度的学习压力突然没有了,青少年感觉自己“自由”了,想怎样就怎样,难免不会干出出格的事来。
再一个是“你等着”效应。为了让孩子更用心学习,平日里对孩子的请求很多家长都会说“你等着放假的时候”,孩子就会特别期待假期的到来。家长的这种承诺让青少年对各类自己感兴趣的活动存在过高的期待,好不容易盼到假期了,愿望可以实现了,长期积攒起来的精力一下子发泄出来,对精神也是一个不小的刺激。就像范进中举一样,不是所有的人都能承受这样的刺激。
哈市第一专科医院心理科副主任医师张一建议家长,孩子放假了,放松不要过度,要让孩子从紧张的学习生活渐渐过渡到假期生活。同时家长和老师还要有必要的“预警”机制,从心理学角度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另外,发现孩子有异常行为,要及时进行咨询,及时给予指导,减少心理疾病发生的可能。(生活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