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人民网太原8月12日电记者仝宗莉报道:近日,“中部崛起品牌行”走到了最后一站山西。从历史发展和文化积淀方面考察和研究,山西是一个老字号品牌较多的地区。但从山西省内名牌产品群体的实际情况看,还存在数量少、规模小、粗加工产品多,竞争力不强,缺乏持续创新发展能力等诸多问题。悠久的历史
早在明清时期,山西就有日升昌、都一处、川字茶庄、广恒信等老字号品牌43家,(全国一共也仅有51家老字号)它们不仅叫响全国,而且闻名欧亚,品牌无形资产创造了丰厚的有形资产价值。像日升昌兴盛历史100多年,汇兑纹银最多时高达1亿多两,经营范围不仅占据全国20多个省区,还横跨欧亚,被称为“中国第一商号”,皇帝为其授予“汇通天下”的称号。从历史角度、相对经营额度和诚信角度等方面比较,日升昌的无形资产价值不会低于8亿两白银,可同当时世界最大的商业公司一争高下。“川字”茶的影响力也不小于日升昌。
20世纪90年代中期,山西涌现出一批全国知名品牌。最有影响力的如先于海尔的海棠,在北京的销售占约50%的市场份额;早于长虹的春笋,在全国13个省市销售;经营效益名列全国第三,仅次于春都和双汇的同风熟肉;销售额位居全国同行业第四的芳芳,以及杏花村、老陈醋、龟龄集、定坤丹、平遥牛肉等等。
遗憾的消亡
山西的名牌产品和企业起步早、成就大,声明盛极一时,历史上一些晋商一度是同期生意人顶礼膜拜的图腾。然而,遗憾的是,我们前文提到的那些品牌现在大多都已经消失了。
多种因素导致了山西缺名牌、少品牌的现状:如全社会名牌意识淡薄;营销观念落后;名牌产品规模小;市场占有率低;产品缺乏核心竞争力;名牌企业资产负债率高等。其中,在传承历史的过程中创新不足,品牌宣传和品牌塑造力度不够是山西品牌铸造的致命弱点。
在11日举行的“山西品牌战略座谈会”上,一位专家痛心疾首的哀叹,如今“只有山西制造,没有山西创造”“只有山西资源,没有山西资本”,一语道出了省目前品牌建设方面的软肋。空有历史和过去是不够的,山川秀美资源丰富也不是制胜的直接法宝,山西要紧随市场发展大潮,把自己的品牌做大做强,要走的路还很长。
困难与机遇并存
我们说历史上辉煌的晋商王朝似乎是没落了,但这并不是说,现在的山西就没有名牌,没有自主品牌。近年来,山西省实施名牌战略工程也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涌现出“”水塔、“东湖”牌食醋等中国名牌产品和一批省级名牌产品。2005年,寿阳县绿色蔬菜服务有限公司的“寿绿牌蔬菜”和山西杏花村汾酒股份有限公司的“杏花村”牌汾酒系列获得商务部的“三绿工程畅销品牌”称号,这些成就在促进山西全省经济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截止到2006年6月,山西共有9件中国名牌产品,10件中国驰名商标。2005年,山西省中国驰名商标在全国排名第20名,同山西省的GDP在全国的位置不相上下。“十一五”期间,山西的目标是要打造30件中国名牌产品和20件中国驰名商标。这是山西历次“五年”计划中第一次提出名牌战略问题。
良好的历史传统,具备一定基础的发展现状,加上从中央到省市政府的大力支持,山西省发展自主品牌,创新老字号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大好机遇。只要正视现阶段发展中的困难,锐意改革,积极进取,山西品牌再放异彩应该就在不久的明天。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