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巴特)为保护我国境内最后一块未被污染的草原,如何在开发和保护原生态之间探索出一条最佳发展道路,内蒙古自治区额尔古纳市日前就“打造呼伦贝尔生态特区”问题邀请了一些国内著名经济学家及国内外企业进行探讨和可行性论证。
额尔古纳拥有呼伦贝尔草原上最大的一块湿地、200万公顷的原始森林、大面积草场和250万亩国家商品粮基地,有完整的原生态、全生态系统。尽管有着得天独夺厚的矿产资源,但为了保护生态资源,额尔古纳在“十五”期间放弃眼前利益,对所有项目进行规划性环评,拒绝有污染的企业进入,最大限度地扩大了市域内保护地面积,目前各类保护地面积已占全市国土面积的70%,绿色覆盖面积近90%。
为了进一步解决经济总量小、产业层次低、产业结构不合理、人力资源矛盾等经济发展中一些深层次问题,额尔古纳提出了新的主张:担起北疆生态屏障保护之责,在与自然、民族、生产方式和谐的前提下,不走传统的工业化道路,通过科学发展观,实现由农耕文明向生态文明的跨越式发展。
为此,额尔古纳在“十一五”发展规划中对自身的发展做出了全新的定位:打造呼伦贝尔生态特区。这一定位,意味着具有667公里边境线、总面积28,444.64平方公里、以蒙古族为主多个少数民族和谐聚居的额尔古纳,将以环境为中心,以多元和谐为战略取向,走生态化发展、走可持续道路,通过产业创新、体制创新和模式创新来实现由传统农耕文明到现代生态文明的直接跨越。
在10日至11日举办生态特区建设主题论坛上,专家们肯定了额尔古纳的跨越式发展思路,并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由追求经济总量转向追求经济与生态质量。(新华网) [编辑: 龙秋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