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每天在晚间新闻中匆匆浏览遥远的动荡和战事时我们几乎不会去做任何思考,更不会去领悟世界的状态和人类的命运,然而有另外一群人却必须去直接面对这些。他们在血与火的战场上奔波,不仅仅是为了填充新闻时间或版面,更多地是为了成为我们正在经历的历史的证人。 作为著名的《黑镜头》丛书的精华珍藏本,该版本收集图片时间更近,图片质量更高,是“黑迷”们的当然首选。
面对枪口的孩子
获2001 年普利策新闻摄影奖
面对枪口的孩子
爱兰·迪亚兹美
佛罗里达2000年
在法庭判决将埃连送回在古巴的父亲身边以后,迪亚兹仍想不通一件事情,他不知道自己是怎样跳过围栏的。他说:“那也许缘于我一直以来的感情冲动。我想这也是我拍摄的一部分。”面对枪口的孩子惊恐地哭了起来。的确,对付一个6岁的孩子需要动用冲锋枪和防弹衣吗?
目击者的故事:黎明时分,古巴男孩埃连·冈萨雷斯被闯入他亲戚麦艾美家的美国联邦官员强行带走。原因是美国不允许古巴移民随便逗留。埃连是在1999年11月份在佛罗里达海岸远处被发现的,他从古巴乘来的小船已沉没,他的母亲及其他10人全部遇难。依照美国移民局的规定他应该返回古巴父亲的身边,但一个佛罗里达的亲属——埃连的叔叔——被允许做临时监护人。于是开始了合情合理的斗争。在古巴以及在美国的反卡斯特罗的古巴人中,都发动了大规模的示威和宣传运动。埃连的父亲在2000年4月初已来美国,联邦官员对埃连这个6岁孩子的监管持续到两周以后。还有的诉讼是阻止埃连父子在6月底之前返回古巴。美联社摄影记者爱兰·迪亚兹站在后院围栏外。他在这个岗位上坚守了5个月,对在这个孩子的迈阿密亲属和其在古巴的父亲之间发生的国际监护权之争进行报道。4月22日凌晨5点,迪亚兹听到后院响起皮靴声。他抓起相机,跳过围栏。联邦特工撞入房子时,迪亚兹看到尖叫的亲属们,迪亚兹喊道:“孩子在哪儿?”随即他被人推进卧室。把埃连从海上救回的多纳特·达尔林普尔正要藏起孩子,茫然的埃连不停地问道:“发生了什么事?究竟发生了什么事?”起初,迪亚兹对埃连说话,试图使他平静下来。紧接着特工踢开了门,其中一个拿着9毫米冲锋枪对准他们。迪亚兹拍下了这个场面:联邦政府抓住了一个吓坏了的孩子。
饥饿的女孩
凯文·卡特南非
苏丹1993 年
获1994 年世界新闻摄影比赛大奖
获1994 年普利策新闻摄影奖
画面没有一点悦目之处:奄奄一息的孩子,急不可待要扑向猎物的兀鹰。但就是这张记录苏丹饥荒的照片让凯文·卡特声名斐然。他从此可以从事自己向往的职业:用一生的精力与热情追踪热点新闻;出没于烽火连天的战场;在钱财窘迫中焦急地等待下一个任务、期待着从自己手里拿出最伟大的照片。
1994年5月23月,在卡特拍摄这张作品14个月后,他走上了哥伦比亚大学图书馆的讲台,接受了普利策摄影奖。在写给远在约翰内斯堡的父母的一封信里卡特说:“我发誓我得到了每个人的称赞,我恨不得马上回去让你们看看我的奖章。它是世界上最宝贵的东西,是我能得到的最大的报偿。”
在纽约最时尚的场所,卡特受到了众星捧月似的款待。饭店的顾客们知道他的身份后会跑上来请他签名,最重要的几份杂志的摄影编辑都想和这个穿着黑色牛仔裤、T恤衫,戴着三圈手镯和钻石耳环的热门人物拉拉关系。卡特和西格马签了约,西格马是一家权威性的摄影机构,麾下有200个世界最棒的摄影记者。它的老板拉方特说:“拍照可不是个容易的行当,干出头的人寥寥可数,卡特算一个。现在漂亮姑娘围着他转,每个人都想听他讲点儿什么。”卡特却像一颗光彩耀人的彗星,惊心动魄的美丽变作死亡的凶兆。
2个月后,这位普利策奖得主,在约翰内斯堡死于二氧化碳中毒——一次明显的自杀行为。他的车子停在他童年时常在里面戏水的小河旁边,汽车的排气管上套了一截绿色软管,把废气导入车内。人们在座位上找到了一张条子:“真的、真的对不起大家,生活的痛苦远远超过了欢乐。”
女子疯人院
杰恩·高米法
法国1974 年
在1980年加入玛格南图片社之前,杰恩·高米是第一位获得允许拍摄法国监狱内生活的摄影师。在此之前,传统的道德观念和严苛的法律程序使外人不可能知道监狱里的详情,更不用说拍摄照片,而且法国的疯人院也禁止报道。20世纪70年代初,当公众抱怨监狱和疯人院“阴暗、肮脏和恐怖”而需要透明度时,杰恩第一个被允许用照相机拍摄监狱和疯人院。在这个被社会遗弃的角落里,其混乱的景象颇令人不快,但她们与常人并无本质差别。其沉睡、挣扎、沉思和敌视不仅真实,而且更典型,就像照片构图所暗示的那样,她们只不过是活在一个我们无法了解的世界里。
印第安纳马里恩
私刑现场
贝特尔·斯塔第欧美
美国印第安纳1930年两名黑人被人们从位于印第安纳州马里恩的格兰德国家监狱中带了出来,绞死在了公共广场的一棵树上。照片上的两名谋杀者,左边是19岁的亚伯拉·史密斯,右边是18岁的托马斯·雪普,他们被挂起来一会儿便被绞死了。第三名嫌疑犯,16岁的詹姆士·卡梅伦也被带到私自处死嫌犯的现场。他看到了他的两名朋友被谋杀,但自己却逃脱了他们的命运。卡梅伦后来成为位于密尔沃基的黑人毁灭纪念馆的创建者和领导人。人们像过节一样热闹,带着欢快的心情看着两个黑人被吊死。
9·11事件
一个不堪忍受火焰烧灼的人,绝望地从200层楼上跳下来。
挑战美国《纽约时报》9·11 事件报道组
纽约2001 年
获2002 年普利策新闻摄影奖
2002年美国东部时间4月8日,美国普利策奖揭晓,其中有7项大奖都由著名的《纽约时报》一举囊括,这在普利策奖的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事情。普利策奖开创于1917年,是由美国著名的报人约瑟夫·普利策创立的世界性的新闻大奖,很多举世闻名的照片和报道都获得过这项殊荣,而且历来发奖范围广泛,争论热烈。虽然今年获奖题材单一,但并没有引起争议,这无疑是由于9·11恐怖事件给美国人带来了巨大的悲痛与影响。《纽约时报》的记者们直到大厦爆炸前,还勇敢地坚持在第一现场。《纽约时报》由于独家且系列地报道了客机在撞毁世贸中心的刹那,以及之后的反恐行动、灭火救援、清理废墟过程以及阿富汗战争等,并对整个事件进行了深入的综合性的阐述,因而获得了上至总编下及职员的“深度报道奖”、“突发新闻奖”、“评论奖”等等7项大奖。每项奖主还可以获得7500美元的奖金。的确,9·11事件改变了很多美国人对世界和生活的传统态度,这其中也包括新闻人和摄影师。他们的内心更冷静了。而且人们似乎在灾难的过程中看到了整个21世纪的面孔——恐怖!谁也无法预料今后还会发生什么事情。尽管美国人已经通过战争和情报来证实阿拉伯富翁本·拉丹是这次事件的主要策划人,但抓住一两个凶手,似乎并不能真正改变人类的未来。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对话,已经迫在眉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