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项目减少制造型企业外迁辖区经济增速不减效益不减
福田总部经济支撑产业转型
今年上半年福田区由于土地资源限制,辖区房地产项目锐减;同时一些制造型企业由于中心区厂租成本上升相继外迁。 但面对不利因素,福田经济仍然保持稳健增长,各项经济效益指标创下历史新高,单位土地产出效益在全市位居前列。福田上半年经济运行的数据表明,福田经济逆市飘红的主要原因在于,以总部经济为龙头的现代商贸、高科技产业和新型文化产业形成了新的产业体系,有效防止了中心城区的产业空洞化,成功支撑了资源紧约束条件下的产业转型。
现代服务业挑起大梁
今年以来,福田区委、区政府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推进自主创新和循环经济,不断丰富完善以总部经济为龙头的“1+3”经济发展架构,全区经济稳健较快增长,经济运行质量同步提高,各项主要经济指标超过预期目标,为“十一五”开局奠定了良好基础。
在持续高位增长的情况下,福田产业结构更趋优化。以现代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比重超过七成,而以高科技为主的第二产业占近三成。数据显示,上半年福田辖区实现本区生产总值502.3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0.2%,占全市总量的19.6%。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0.01亿元,同比下降29.1%;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46.46亿元,增长8.6%;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355.92亿元,增长10.9%。二、三产业稳健增长,分别拉动本区生产总值增长3个百分点和7.2个百分点。
税收是质量和效益的硬指标,伴随福田经济高增长带来的是高效益。上半年福田辖区共实现税收105.79亿元,增长12.2%。其中地税收入71.67亿元,增长13.2%;国税收入34.12亿元,增长10.2%。
高端制造业增速增效
在产业转型期,福田区实施产业第一的方针,产业结构实行“软硬兼顾”,把有限的资源向优势产业聚集,做大做强高科技产业。
福田区上半年工业企业生产能力利用率较高,产值和增速均有大幅提高。全区主要工业产品中八成实现增产,产品销售率接近100%。其中半导体集成电路、激光视盘机、硬盘机和电子元件的产量增长更为突出,分别增长53.1%、48.9%、42.2%和38.2%,使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的产值达到467.73亿元,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78.8%,是辖区工业产值增长的直接来源。
福田区工业企业主动从数量速度型向质量效益型转轨,辖区工业企业降耗增效,经济效益主要指标反映良好。上半年由于企业搬迁和停产,辖区企业个数有所减少,但亏损面和亏损额降低;资金周转速度加快,流动资金的周转次数2.48次,同比增加0.55次,增长28.4%;实现利润总额22.87亿元,增长20.8%;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223896元/人,增长7.0%。
消费和出口两轮驱动
福田区主动告别投资拉动型经济模式,向消费和出口要动力。上半年福田区社会消费品市场供需两旺,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56.5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4.2%,占全市的比重达31.8%,总量规模居全市首位。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实现销售额485.68亿元,增长14.9%,其中批发额381.36亿元,增长15.2%;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实现购进总额456.85亿元,增长18.4%。
福田旅游业保持平稳增长。上半年辖区宾馆开房率为70.5%,增加1.2个百分点;全区共接待过夜游客83.69万人次,增长10.7%,其中海外过夜游客15.57万人次,增长20.3%;规模以上企业旅游总收入10.54亿元,增长12.8%。
福田区上半年外贸出口119.29亿美元,增长28.5%。辖区出口前80强企业出口总额为88.76亿美元,同比增长20.05%。其中乐安发贸易、兴达物流、索尼国际采购、麦迪实电子科技、综合信兴物流等20家企业,出口增幅超过100%;联想信息产品(深圳)有限公司位居辖区企业出口榜首;深圳市乐安发贸易有限公司出口增幅位居辖区企业之首;重点企业出口的快速增长对拉动辖区出口增长起到了决定性作用。以福田为基地的总部企业远洋贸易出口增长迅速,对港、澳、台地区、十大出口市场(含欧美亚10个国家地区)和新兴市场的出口呈现高速增长。
化解房地产和投资下降压力
福田区房地产业在宏观政策调控的影响下增长减速。继上年的“国八条”后,今年5月国家出台新政“国六条”,加大对房地产的宏观调控力度。上半年辖区商品房销售面积大幅下降,二手房交易有所减少,房地产业实现增加值44.19亿元,下降2.9%,在六区中降幅最大。
由于土地资源的紧约束,福田区投资下降趋势未改。上半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79.75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2.3%。其中完成基本建设投资28.56亿元,下降6.5%。
房地产项目下降,直接影响原有税源;同时投资下降,直接影响GDP增速。但福田区通过优化产业结构,营造产业环境,开发软资源软产业,有效化解了房地产和投资项目下降的双重压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