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阳城县蚕桑业“U”型走势看政府宏观引导
又到了交售鲜茧的季节,连日来,阳城县的蚕农们高兴地合不拢嘴。今年的鲜茧价格从去年的每斤9元多涨到了13元多。这意味着,每喂养一张蚕茧,可多收入400元。 许多蚕农赞叹说,“多亏了政府关键时候拿主意,想办法,不然我们可要后悔死了。”
谁都知道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就像一只看不见的手挥动着掌控经济效益的魔棒,照理说,阳城县的蚕农挣了钱,应当归功于蚕茧市场转好,为什么要夸奖政府呢?这就需要我们从头说起。
“U”型轨迹———“华北养蚕第一县”遭遇“滑铁卢”阳城县栽桑养蚕由来已久,多年来蚕茧总产量占全省的1/3,曾有“华北养蚕第一县”之美誉。特别是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期,全县在农业乡村大面积发展桑园,桑树资源总量和蚕茧产量持续上升。1995年,桑树发展到3500余万株,蚕茧发种张数达到6.7万张,蚕茧夺得了203.8万公斤的历史最高产量,蚕茧收入占到全县农业收入的1/5强。但在1996年,茧价从上年的每斤鲜茧8元一下子跌到了5元。茧贱伤农。一时间,蚕农们流着眼泪砍桑树,砍倒桑树烧木炭,以后的几年中,全县弃桑、毁桑现象频频发生,2000万株地梗桑2/3被毁,蚕桑生产逐年下滑,年养蚕量一路下滑到3万张。阳城蚕桑业徘徊在生与死的十字路口。
严峻的形势面前,阳城县委、县政府站出来了。2002年,县政府出台了扶持蚕桑大乡、大村、大户的优惠政策,连片发展桑园100亩以上村、栽桑5亩以上的户,县财政每亩补助150元;50个示范园区村实行制定目标、签订合同、兑现奖惩,年产茧达10万斤的村可自行收烘蚕茧;对桑园达10亩、养蚕20张、产茧1吨以上的大户重奖5000元。同时,针对规模养蚕劳动强度大等突出问题,在省力化养蚕上求突破,采取蚕农出1/3,村集体补1/3,县政府配套1/3的筹资办法,因地制宜研制推广了不同规格的大棚。三年来,全县共推广室外塑料大棚200多栋,庭院简易大棚1600多栋,新型标准活动简易大棚1000多栋,有效解决了蚕室紧张、劳动强度大等一系列制约规模化养蚕发展的难题。
通过一系列措施,阳城县蚕桑业步出低谷,呈现出健康、快速发展的强劲势头。蚕茧单产由2002年的74斤提高到2005年的98.2斤;蚕茧总产量由2002年的325.2万斤跃升到2005年的500万斤。全县桑园面积由2003年的5.3万亩,达到了目前的7万多亩。发种量由2003年3.8万张,递增至2005年的6.9万张。蚕茧产量突破500万斤大关,蚕农收入由2003年的3000余万元增加到2005年的5000万元。蚕桑产业已真正成为全县千家万户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
更为可喜的是,今年春季,全县春茧发种2.1万张,蚕茧总产量216万斤,蚕农收入2840万元,2.5万户蚕农因价格上涨净增收入1000万元。在全县春季新栽桑园2016亩的基础上,蚕农栽桑养蚕的热情还在高涨,目前申报秋季栽桑面积已经超过1万余亩。
市场虽无情,政府却有为———保护和做大农民增收的产业政府责无旁贷谈起今年的好收成,许多蚕农们庆幸地说,“是县委、县政府雪中送炭,在困难时刻给我们撑了腰,让我们挺过了难关!要不然,当初把桑树砍完了,现在到哪里发蚕财?”这一事件也引发出了我们的一些思考:在经济市场化程度越来越高的今天,正在从过去直接指挥和管理经济的模式转型退出的政府在经济领域中该如何作为?
阳城县领导这样认识:农业是弱质产业,不但要经受大自然的考验,还要经受市场的波折。更关键的是农业产业的生产经营主体是由千家万户农民组合而成,面对市场有起有伏,价格有高有低的市场经济一般规律,往往会发生市场好时一哄而上,产品价格低时一哄而散的情形。因此,对于事关千家万户利益,事关广大农民增收的产业,政府虽然不能包办,但也不能袖手旁观,应当顺势而动,在“顺风”时调控引导,在“逆水”时出手扶持,以保护千家万户农民的“钱袋子”。
记者了解到,阳城县委、县政府已经把做大蚕桑产业作为促进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之一,从改变过去投入少、规模小、效益低的局面入手,在蚕桑一体化服务上求突破。现在,已投资165万元,建成了全国最先进的蚕种自动化微机测控催青系统;投资255万元,对华北唯一的蚕药厂进行了GMP达标改造;投资150万元,兴建了1200平方米的多媒体农民技术培训学校,服务蚕农的体系更加健全,初步形成了蚕桑研究、农丝棉被加工、蚕茧收烘、技术推广、物资供应、蚕种、蚕药、蚕具生产为一体的服务体系。
阳城县“十一五”期间建成10万亩蚕桑基地、年养蚕10万张、产茧1000万斤的蓝图,正在快步变为现实。
本报记者 李志军 本报通讯员 许斌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