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岁小丫病床上写童话 身患血癌 但她坚强选择抗争
来源:东方今报 记者 王耀成
今报驻马店讯 你能想象一名13岁女童有多坚强吗?被再生障碍性贫血病魔缠身两年,连站立的力气都没有,却坚持趴在病床上写完了一本童话小说。
昨日,完成童话小说《三个孩子与木匣子》的坚强女孩雨铮面对记者相机,拿着她的首本小说,坚持从床上坐起拍照:“我要坚强,不想让别人看到我躺在床上无助的样子。”眼眶发黑、脸庞浮肿的她说。
患白血病坚持上学
2004年11月,家住驻马店市第一地质工程院家属院的李雨铮,一次流鼻血怎么也止不住。到医院一检查,医生确诊她患了再生障碍性贫血。
“当时她正上小学四年级,我劝她休学治疗,她不同意,还要我答应她,不要告诉任何同学和老师。”小雨铮的母亲朱霞说。
11岁的小雨铮此前一直是班上的学习委员,每次考试总能拿全班第一名,2004年,雨铮还被评为市级三好学生,在全市的作文竞赛中,她连续多次获得一等奖。突然知道自己患上再生障碍性贫血,坚强的小雨铮不想让师生们知道。
“她让我下课间隙偷偷把药送给她。老师见我总趁下课端‘水’给她喝,就问她是怎么回事。她就强装笑脸,对老师说,我在给她补充营养呢。”朱霞流着泪告诉记者。
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当年寒假考试,李雨铮的学习成绩仍然是全班第一名。
2005年春节,12岁的李雨铮被学校选派去参加驻马店市小学数学竞赛。
竞赛前一天,小雨铮的鼻子突然又血流不止,家人只好将她送进解放军第一五九中心医院治疗。
雨铮的妈妈到学校向校领导请假,“当时,学校领导没好气地对我说,雨铮这么娇气呀,鼻子流点血,就不去参加竞赛了?我真想把她的病情说出来,可女儿死活不让。那时,我才感觉到,她比我这个妈妈坚强多了。”当年暑假考试,李雨铮的成绩仍然是全班第一名。
病床上写出童话
2005年12月,经医生检查,李雨铮的血色素只有2.3克(正常人12克~20克),血小板只有8000(正常人10万~30万)。12月15日,李雨铮再次发高烧、流鼻血住进医院。
这次,医生告诉她不能再到学校上学了。父亲只好向学校领导请假。
直到这时,师生们才知道真相,也被李雨铮的坚强所打动,纷纷赶到医院看望她。
寒假考试时,病床上的李雨铮硬是要求爸爸李新昌将她背到学校教室,成绩出来后,她仍是全班第一名。老师同学们纷纷称奇。
由于身体太虚弱,李雨铮连起床站立的力气都没有,每次上厕所还得妈妈扶着。今年春节过后,家中积蓄早已花光、又借了亲戚朋友几万元的李新昌,在小雨铮“不搬回家,我就不吃药”的要求下,流着泪将懂事的女儿背回了家。
可是,13岁的小雨铮不但趴在床上坚持学习,还趴在床上写起了童话小说。
“我们劝她别太累,可她说,她早构思好了故事情节,怕以后越来越没力气,写不完。我们就给她找来纸和笔,让她写。”李新昌说,现在李雨铮每月要输一次血小板,每次要4000元。刚输罢血小板后,女儿的体力和精神状态会好些,小雨铮就趁这个机会趴在床上写童话小说《三个孩子与木匣子》,然后由他送到邻居家用电脑打出来。
就这样,小雨铮近3万字的童话小说,在半年内趴在病床上写完了。
“写这本小说也没影响她学习,今年的六年级考试,她非缠着我背她去试试,看看自己半年没上学能考多少分。结果成绩出来,她的总成绩排名全班第五。”
李新昌说。
她还在构思诗作
《三个孩子与木匣子》这本童话小说共分12个部分,李雨铮说,她原来是从老师布置的一个作文题构思的,故事中三个孩子森林抢险,动用智慧,闯过了一道道关,识破了一个个阴谋,改造了一个个误入歧途的人和动物,最终实现了心中的目标。
李雨铮用上“家庭出版社”五个字,她说,自己是趴在床上写成的,用这几个字比较亲切。
“下一步,我还构思了一系列诗作,现在正在写。已经发表了一篇。”李雨铮拿出她刚在7月底《小学生学习报》上发表的一篇诗《雪》笑着对记者说。
“她越懂事,越聪明,我们夫妇越感到对不起她。医生说需要骨髓移植,手术要好几十万元,这对我们简直是天文数字。”李新昌看着坚持站起、出神地看着窗外学校教室的女儿无奈地说。
(责任编辑:安世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