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这个渡口为市民来往提供了便利 本报记者李小岗 实习生秦小为
本报海口8月13日讯(记者廖庆玉)长久以来,海甸岛和中心城区的联系,主要通过3座桥梁来完成。自从7月18日和平桥开始封闭施工后,在位于和平桥东边约200-300米的海甸溪水面上,海甸岛目前唯一存在的古老乡村渡口———过港渡口,因满足了不少行人的交通需要,而显得热闹起来。
今天下午3点左右,记者来到了这个古老的渡口。站在长堤路这边的码头向对岸望去,简单古朴的渡口两端隔水相望,一条能装载20名乘客的木船在两岸穿梭,另外2条同样用于载客的木船静静停在一边的水面上。船刚离开,一名穿红色T恤的中年男子开着摩托车来到渡口。
他告诉记者,以前到对岸都是骑车走和平桥,现在和平桥封闭施工之后,必须要从人民桥绕行,这绕的圈子实在太远了,所以宁愿花5毛钱从这里坐船过去,又快又方便。而在和平桥封闭施工以前,这个渡口是不允许摩托车过渡的。
由于两岸实在离得太近,转瞬间,船又到了。1-2分钟之后,记者随着其余乘客下了船。在海甸岛这边的码头上,摆着一张旧木桌,下船、上船的行人、挑着东西的小商贩、骑着摩托车市民,路过这张桌子的时候,都熟悉地丢下2毛钱或5毛钱。身穿白色衣服,胸前挂着海南省乡村航舶渡口管理员证的工作人员则坐在桌后整理着这些零钞或给需要找零的人及时找零,还细心将一叠叠角票整理好了用东西压着。据悉,这里过渡行人2毛,骑摩托车者5毛。2毛的船票从1997年保留至今,而在80年代的时候,船票仅为5分钱。
这位名叫张亚寿的管理员告诉记者,在和平桥、人民桥以及世纪大桥修建之前,海甸岛与中心城区沟通靠4座主要的渡口。后来,桥先后建好了,五庙、三庙、新安几个渡口就逐渐消失了,仅剩的过港渡口因为与和平桥的距离还比较远,行人过往有需要而保留了下来。他已经在这做了10多年的管理员,据他了解,这个小渡口已经有了100年的历史。
坐在渡口旁边的一条木凳上,过往的行人不断从记者身边经过,熙熙攘攘,每一趟船基本上都是装满了人。据了解,在这个渡口5分钟就可以往返一趟,来去非常方便,高峰期时还可以随时增加船只。张亚寿说,每天从这个渡口往返的行人至少有5000人,一庙、新安、福安、过港几个村的村民基本上都是通过这里往返于中心城区,还有一些上学的学生。近段时间来,由于和平桥改造封闭施工,往来渡口的人更多了。
最早的一班是在凌晨3点半,主要是一些到东门市场、白沙市场等地方做生意的小生意人,为了确保安全,晚上一般8点左右就收班了。
3点10分左右,一场突如其来的雨将渡口笼在风雨中,木船仍如平常一样往返于两岸。张亚寿和他的同事将收钱的旧木桌搬到了可以避雨的地方,望着雨中的渡口,他们对于渡口的未来并无法估算:听说海甸溪北岸要改造了,谁知道这个乡村渡口到时是否会继续存在?目前,他们能做的只有:只要开船渡人,就要保证乘客的安全到达。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