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ages.sohu.com/ccc.gif) |
|
瓦西里·斯瓦罗格
《1917年列宁在汛期》1934年
布面油画126cm×212cm
国立俄罗斯博物馆瓦西里·斯瓦罗格
《1923列宁和斯大林在高尔克》1938年
布面油画101cm×75.7cm
国立俄罗斯博物馆尼古拉·托姆斯基
《基洛夫》1936年,于1961年铸造
青铅50cm×27cm×21cm
国立俄罗斯博物馆巴维尔·科林
《阿·托尔斯泰像》1940年
布面油画105cm×98cm
国立别尔姆美术馆索菲娅·韦利霍娃
《第一支华尔兹》1953年
瓷器、釉上彩18.2cm×10.5cm×7.5cm
国立俄罗斯博物馆亚历山大·拉克季奥诺夫
《前线来信》1962年
布面油画225cm×152cm
国立俄罗斯博物馆亚历山大·萨莫赫瓦洛夫
《修理机车》1931年
布面油画82.5cm×86cm
国立俄罗斯博物馆亚历山大·萨莫赫瓦洛夫
《纺织车间》1929年
布面油画67cm×97.5cm
伏尔加格勒美术馆亚历山大·杰伊涅卡
《跑》1932-1933年
布面油画229cm×259cm
国立俄罗斯博物馆
继俄罗斯年于2006年3月22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之后,我们又迎来了俄罗斯年框架内的“俄罗斯文化节”重点项目《太阳城——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辉煌》展。该展包括油画、雕塑、海报及徽章等4类245件艺术品,2006年5月在上海展出之后,日前来到北京,在首都博物馆展出并将相继到重庆以及长沙等地展出。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这一在世界艺术领域具有鲜明特色的艺术风格,令人们回想起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之后,苏联人民为把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变成工业强国而勤劳建设、忘我工作,以及为保卫家园而万众一心浴血奋战的伟大年代。
上世纪20年代中期,苏联进入了社会主义现实建设的新时期,人们的思想因此异常活跃。为使文学与艺术满足国家和社会的需要,1934年,苏联确立了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艺创作的指导原则。它是苏联文学创作和文艺批评的基本方法,要求艺术家从现实的革命发展中真实地、历史而又具体地描写现实。同时,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保证艺术创作的主动性,选择各式各样的形式、风格和体裁。
我们今天看到的这些代表作品正是在上述背景下创作,它们全面地反映了上世纪30至50年代苏联社会主义事业的蓬勃发展,真实地再现了苏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以及保家卫国的坚强意志,其中不少作品记录了中苏两国人民的友好往来。
《太阳城——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辉煌》展在中国的巡展无疑是一次高水平的艺术盛会,她承载着中俄人民传统的、友好的情怀而来,也必将满载着中国广大观众的美好记忆而归。 |
|
|